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過得是截然不同的人生,最自律的孩子背後,往往都站著「最狠心」的父母

2019-01-14     曹強育     反饋

心理學家塞德茲說,人如陶瓷器一樣,幼兒期就好比製造陶瓷器的粘土,給予什麼樣的教育就會成為什麼樣的雛形。孩子的可塑性很強,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優秀品質比傳授知識更有益。而自律是必不可少的品質之一。教會孩子自律,才是真正的富養。自律讓孩子有權選擇自己的夢想,更有能力主宰自己的人生。

01 / 孩子不明白不自律的後果

大部分父母都會給孩子一些零用錢,讓孩子購買文具、小零食等。

但是逐漸媽媽們都會發現給孩子花錢沒有計劃性、看見什麼買什麼,還沒到發零花錢的日子,孩子就花得精光。

最後只能給孩子提高零花錢的額度,或者讓孩子預支零花錢,有時家長拒絕,孩子甚至會「偷拿」家長的錢。

解決方法

教育孩子,最忌諱的就是大人「言行不一」。一定不能讓孩子感覺大人說的和做的都不是一回事。

就拿孩子想多要零花錢來說,媽媽一邊嚴厲告訴孩子「要節約用錢」,但是卻不由自主從錢包里給孩子拿錢,媽媽就心軟了,放任了孩子的行為。

而規矩的破壞,往往都是從幾塊錢開始的。

所以在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各位家長一定要狠下心來,不管孩子怎麼哀求,我們都不能對孩子妥協。

對孩子妥協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知道怎麼樣去違反規矩、不把規矩當回事兒,而當我們真正意識到孩子根本沒有自制力、想讓孩子改正就晚了。

02 / 孩子對成功的信心不足,害怕失敗,有畏難情緒

這一點相對來說有點複雜,有些情況是因為目標定得太寬泛,比如學好英語,好好聽課這些,孩子不知道怎麼去執行。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不願意脫離自己內心的舒適區,懼怕新環境和改變。

顧城有一首詩叫做《避免》,很好地詮釋了這個邏輯:

「你說 你不愛種花

因為害怕看見花一片片地凋落

所以 為了避免一切的結束

你拒絕了所有的開始」

孩子會擔心自己做了也做不好,為了避免最後的失敗,所以孩子們選擇逃避。

這樣即使真的失敗了,還有一個心理安慰是:

「我挺聰明的,就是沒好好做,我要是好好做了,一定能……」

解決方法

任何一種習慣的養成,最初一段時間都是最困難的。不能完全靠孩子的自律,還必須配合父母的幫忙。

以我朋友圈裡的那位媽媽為例,她跟孩子一起定的計畫是:

每天寫一篇日記、每天背誦一首唐詩、每天閱讀1個小時。

孩子語文底子本身不是太好,所以他不容易自律,並不是自己本身沒有決心,可能只是真的覺得難,大腦自然而然的對改變的一種反抗。

比較可行的是循序漸進地來 ,稍微降低一下對孩子的要求。

比如每天一篇日記孩子寫不出來,可以允許孩子每周有兩天時間坐在書桌前,寫任何自己想說的話。無論寫什麼,只要寫夠10分鐘就可以。

每天閱讀1小時的專注度不夠,可以允許孩子先每天讀20分鐘的書。

心理學家塞德茲說,人如陶瓷器一樣,幼兒期就好比製造陶瓷器的粘土,給予什麼樣的教育就會成為什麼樣的雛形。孩子的可塑性很強,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優秀品質比傳授知識更有益。而自律是必不可少的品質之一。教會孩子自律,才是真正的富養。自律讓孩子有權選擇自己的夢想,更有能力主宰自己的人生。

01 / 孩子不明白不自律的後果

大部分父母都會給孩子一些零用錢,讓孩子購買文具、小零食等。

但是逐漸媽媽們都會發現給孩子花錢沒有計劃性、看見什麼買什麼,還沒到發零花錢的日子,孩子就花得精光。

最後只能給孩子提高零花錢的額度,或者讓孩子預支零花錢,有時家長拒絕,孩子甚至會「偷拿」家長的錢。

解決方法

教育孩子,最忌諱的就是大人「言行不一」。一定不能讓孩子感覺大人說的和做的都不是一回事。

就拿孩子想多要零花錢來說,媽媽一邊嚴厲告訴孩子「要節約用錢」,但是卻不由自主從錢包里給孩子拿錢,媽媽就心軟了,放任了孩子的行為。

而規矩的破壞,往往都是從幾塊錢開始的。

所以在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各位家長一定要狠下心來,不管孩子怎麼哀求,我們都不能對孩子妥協。

對孩子妥協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知道怎麼樣去違反規矩、不把規矩當回事兒,而當我們真正意識到孩子根本沒有自制力、想讓孩子改正就晚了。

02 / 孩子對成功的信心不足,害怕失敗,有畏難情緒

這一點相對來說有點複雜,有些情況是因為目標定得太寬泛,比如學好英語,好好聽課這些,孩子不知道怎麼去執行。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不願意脫離自己內心的舒適區,懼怕新環境和改變。

顧城有一首詩叫做《避免》,很好地詮釋了這個邏輯:

「你說 你不愛種花

因為害怕看見花一片片地凋落

所以 為了避免一切的結束

你拒絕了所有的開始」

孩子會擔心自己做了也做不好,為了避免最後的失敗,所以孩子們選擇逃避。

這樣即使真的失敗了,還有一個心理安慰是:

「我挺聰明的,就是沒好好做,我要是好好做了,一定能……」

解決方法

任何一種習慣的養成,最初一段時間都是最困難的。不能完全靠孩子的自律,還必須配合父母的幫忙。

以我朋友圈裡的那位媽媽為例,她跟孩子一起定的計畫是:

每天寫一篇日記、每天背誦一首唐詩、每天閱讀1個小時。

孩子語文底子本身不是太好,所以他不容易自律,並不是自己本身沒有決心,可能只是真的覺得難,大腦自然而然的對改變的一種反抗。

比較可行的是循序漸進地來 ,稍微降低一下對孩子的要求。

比如每天一篇日記孩子寫不出來,可以允許孩子每周有兩天時間坐在書桌前,寫任何自己想說的話。無論寫什麼,只要寫夠10分鐘就可以。

每天閱讀1小時的專注度不夠,可以允許孩子先每天讀20分鐘的書。

這個階段只要孩子先邁出了雙腳,有了進步和改變,就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就值得鼓勵。

03 / 孩子注意力被分散掉,沒有一個適合堅持的環境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