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的失敗,其實是孩子成長最好的土壤!

2019-01-07     逄艷姬     反饋

本文導讀

從小到大,你有經歷過失敗嗎?而當你失敗時,你是什麼反應?逃避還是勇敢面對?

生而為人,我們總會經歷失敗,關鍵是如何去面對和處理,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

今天,我們就談談當面對失敗時,教會孩子如何去解決問題。

推薦 丨CiCi

想獲取更多幼師資源,請聯繫微信號:youshikoudai019

現在的孩子……

經常聽到家長之間聊天:「現在的小朋友好嬌氣的,說不得的,上次,我還沒說他兩句,他還跟我發脾氣,這以後可怎麼辦?」

是的,現在的小朋友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但卻發現,孩子們的心理都好脆弱。

不能接受批評,經不起失敗,到底有哪些原因?

1、一味地寵溺孩子

什麼都依著孩子,他想要什麼就給什麼。在很多事情上,家長反而是小心翼翼,生怕孩子受委屈,結果反而養成了孩子以自我中心,想要就能得到的狀態。

長此以往,孩子承受失敗的能力自然越低,無法承受一點失敗。

2、家長太能幹,事事包辦

孩子做什麼,家長都陪在旁邊,幫孩子解決所有事情。

比如,當孩子在做題目時,一遇到困難,家長就會在旁邊解答。結果孩子沒有去努力解決問題,而是明白「反正媽媽會教我」的感受。

那麼以後,當遇到不會做的事情,家長又不在旁邊時,他該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

1、鼓勵孩子進行自我認知

其實,3歲左右的幼兒已開始有自我意識的。

【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與發展】

5-9個月,意識到自己身體的各個部分

9-12個月,對自己行動的認識,是自我意識的最初形態,比如我和小狗不一樣

12-15個月,學會使用自己的名字

2歲左右,有自我心理活動的認知,即對自己的行為有羞愧、內疚感

3歲左右,會用照鏡子的方式認識自己,去評價自己。

所以說,3歲後的孩子已經會去認識自己,評價自己的行為。這個時候,無論是老師或家長都要鼓勵孩子清楚、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他人明白自己的想法。

比如,當孩子剛開始玩滑滑梯時,可能因為害怕而不敢去為玩,而成人常是鼓勵孩子,「不要怕,沒關係。」

可事實上,我們應該是先問孩子:「怕什麼,原因是什麼?」當你明白孩子的想法後,你可以和孩子解釋;

但當孩子還是不願嘗試後,你就不用再去關注他了,多帶他去那兒,放手讓他玩,因為這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2、多次去嘗試,體驗過程中的快樂

當孩子去玩新遊戲時,肯定會因不熟悉而失敗。這時,孩子可能會沮喪、不開心等負面情緒;或因為害怕失敗而逃避,不願再去做。

比如,老師要求孩子們連續拍皮球20下。當孩子第一次玩拍皮球時,皮球總跑,拍一兩個就不行,孩子做了幾次沒達到後,可能就不想去練習了。

變換花樣,讓孩子體驗玩球的快樂,玩多種形式,讓孩子在遊戲中體驗快樂的情緒,而不是讓孩子盯著結果,而錯失過程中的快樂。

3、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們成人失敗或挫折時,可能會哭出來,或是大吃大喝,睡覺等各種方式來發泄自己的情緒。

可是,當孩子多次嘗試而失敗,大哭時,我們卻常說這個孩子好脆弱,或是一味地給孩子講道理,去壓抑孩子的情緒,這樣反而會讓孩子更不願意去嘗試,以至害怕或迴避失敗。

所以,你不應該去壓抑孩子的情緒表達,而是當孩子因失敗而發泄情緒時,讓孩子去表達負面情緒,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冷靜下來,然後再引導孩子去思考解決辦法。

最後的話

未來是屬於孩子的,孩子的路也很長。所以,下次真的遇到的時候,真正去放手讓孩子去經歷、去體驗。

也許這真的是很好的經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