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正經歷著轉型,也可以說是難得的轉型機會。
不改,大家一起眼瞅著撞冰山。改了,才有可能跑更遠。而只有在放慢速度的情況下,危機和風險才更容易暴露,群眾之間才能達成更多的共識。改革的代價和阻力才是最小的。沒有這樣一個大環境,只會招來一句「該賺錢的時候,瞎折騰什麼」。
時間緊,任務重。各個領域充滿了挑戰,各個山頭布滿了利益群體。對於一個龐然大物,想轉身總是顯得不容易。太慢,船頭的人受不了,太快,船尾的人受不了。
伴隨著經濟轉型,不論是經濟發展思路,還是宏觀調控的手段,都有著不同以往的方式。而坐在船上的人,只有學會適應,才能順應趨勢,從容應對。
1、總量到結構
而改革最深層次的原因,也是最核心的理念,是從總量思維到結構思維的轉變。
就像一個人吃飯。條件艱苦的時候我們總是盼望著吃飽,對於飯的理解,是越多也好,管它什麼光吃麵條不吃菜好不好。當條件好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注重飲食搭配,這個時候量是次要的,只要有澱粉有肉有蔬菜,結構合理就行。
這就是最簡單的總量思維到結構思維的轉變。放在一家企業中,就是從粗放式到精細化管理。
企業規模小,發展潛力無窮大,可以橫干蠻幹,高速發展掩蓋了組織不完善,管理不完善。但是漏勺難養一群人,當體量足夠大時,就需要更加細化的分工和制度。比如分工明確,流程化辦公,信息化辦工。
國家發展也是如此。中國的轉型,說宏觀點是發展高新科技,換個角度,就是到了從總量思維切換到結構化了。
在這種精細化管理思維下,我們看各個領域的特點。
在貨幣政策上,尤為明顯。這種總量型政策整成結構性政策,也是一種偉大創新了。從最開始的大開大和,不是加息,就是降息。到現在通過MLF、SLF、定向降准,搞精準滴灌,貨幣調控的方式越來越細膩。
這種思路在稅收改革上也很明顯。從最早的營業稅、所得稅,到現在的金稅三期,環環抵扣,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徵稅比以前精準,稅收越來越精細。這次是精細化到帳目,恐怕未來的金融四期,只會下沉的更徹底。
同樣的,在金融監管上,我們依然看到了這種思路的改變。以前是整個金融領域的一刀切,根本無法精準施政。但是現在不論是保險、銀行,很容易對某個單一領域的控制,而不會發生連帶影響。比如控制信託、控制險資,總體來講,是做到了風險最小化。
而這一切的改變,離不開近幾年轟轟烈烈的大數據建設。大數據的影響嚴重被低估了。在大數據面前,我們每個人幾乎是透明的,今天乾了什麼事,貸了多少款,那邊統統清楚。
只是礙於精細化管理的弊端,才沒有發揮更大功力。什麼弊端?就是過慣了大開大合的人,讓他適應精細化,絕大部分是受不了的。原本一天不眨眼花三百,現在一天天讓你精打細算,沒有多少人受的了。
精細化管理方面做得最好的是日本,從日常餐飲到待人接物,再到生活細節,高度的流程化,精細化,與其說是種文明,不如說是種無奈。而這種趨勢下,連曾經粗獷的老美,打起貿易戰來,也是精細時間的:「180天後增加關稅」「稅額2000億」「給你90天,以後咱再談」。精準!細膩!
中國的政策方針正逐步掉頭,精細化以後會越來越普及。這個不由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是受限於宏觀環境決定的。
沒看,現在個人失信名單,都越來越具體了麼?
2、打壓中間商
而在結構思維主導下,以前閉眼不見的,現在必然要開始有增有減。不能總吃麵條,是時候減少點面,增加點肉和青菜的比例了。
前兩天在網上看個視頻,辛苦的菜農血本無歸,哭著在菜地里踢白菜,寧願爛地里也比賣了強。不知內容真假,是否炒作。但是一位網友的留言非常有意義:「賣菜的不賺錢,買菜的吃不起。」
那麼這中間的錢被誰賺了呢?答案是:中間商。
我們都知道商業是什麼,商業就是做買賣。扒了層層外衣,買賣的核心是製造商和賣家。但是為了方便做生意,我們才在做生意環節里穿上衣服,比如比如增加包裝,增加物流,增加宣傳,請人打廣告。買方、賣方、中間商,因此構成一個完整的商業鏈。
但是什麼事情都應該有個度,如果中間商過於龐大,利潤過於豐厚,那麼必然會擠壓其它兩端的發展。畢竟一個50斤的瘦子,撐不起臃腫的外衣的。
但是靠市場的自我出清,是解決不了這種結構失衡的,所以必須依靠行政的力量。
所以我們看到針對中間商的制衡,開始了:
首先是金融行業,金融業作為服務機構,和實體經濟是依附關係。金融業的高利潤槓桿杆必然侵蝕實體的利潤,所以金融業供給側拉開大幕。
然後是網際網路電商,網際網路本質是廣告和銷售渠道。賣的貨品,還是傳統行業的產品,只是賺渠道費。前幾年喊得震天響,兜兜轉轉自己又重回線下。於是針對電商的稅收必須跟上,支持不是放縱,自己說自己也是實業,那就老老實實按實業交稅吧。
然後是娛樂業。作為實體行業的流量入口,明星們占據了絕對高的收益占比。如果按存在即合理的思路,在流量越來越緊俏的年代,確實貴有貴的道理。但是過高的收入破壞了整個商業鏈。不好意思,明星們的好日子也到頭了。
各行各業都在打壓「中間商」,讓買賣兩方受益,這就是調控的新邏輯。比如,醫藥行業搞帶量採購,教育行業去金融化……(米筐投資)
中國智慧--「製造」至「智造」
從1978年到現在,改革開放四十年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科技的發展,在不同領域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同時,隨著製造業的不斷發展,「Made In China」的產品,無論是從簡單到複雜,還是從低端到高端,都或多或少的影響著世界人民的生活方式。現如今,中國的GDP已經從占世界GDP的1.75%到現在的15%,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也已經從基礎工業化的國家屹立於世界製造強國之林。
然而,不得不承認最近十年來,中國新生中產階層消費能力的井噴,讓人又有些措手不及,製造業供給側的變革壓力空前巨大。此前,中國製造業長期依賴成本優勢,並形成了「物美價廉」的固有模式。在新經濟環境下,隨著消費需求的升級,人們需要「更聰明的陪伴」。這對中國製造業提出了升級轉型的新要求,利用先進智能技術建立系統生態,打破產品邊界,從而真正實現從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的跨越。
1.
從彼時的「中國製造」到今天的「中國智造」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也成為網際網路普及度最高的國家。新興的網際網路產業正在通過技術和商業的變革,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信息獲取、社交、購物、日常出行。「高鐵」、「共享單車」、「移動支付」、「網購」甚至被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讓生活更智能、更人性化、更便捷,是它們共同的特徵。其中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衣食住行中,在新四大發明里,「行」就占了兩項。
改革開放初期,自行車是老百姓主要的代步工具。
上下班和上學放學的時間段,無論男女老少都騎著自行車如潮水般穿過大街小巷。壯觀的自行車大潮也成為當時長安街的一景。在當時的中國,以自行車為代表的「三轉一響」(自行車、縫紉機、手錶、收音機)成為人們結婚置業的必備物件。青年男女談戀愛也是各自騎一輛自行車穿街走巷,並肩而行,談笑風生,那是80年代最美的畫面之一。後來,一部名為《17歲的單車》的電影也成為80後們集體的青春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