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相親結婚,吵了一輩子,讓我明白:所謂幸福,就是陪伴

2020-06-29     曹強育     反饋

「你過去就過去!我也不會攔著你!你一個人在老房子裡看你煮什麼吃!你過去了我還清凈些……」

「我後天就搬過去。」

在我耳邊又響起了奶奶跟爺爺的爭吵,然而我已經習以為常,仿佛這是他們在平淡生活里不約而同形成的習慣。

這次又是因為什麼呢?

飯桌上,他們倆平靜地回憶起了往事。爺爺夾了一口菜,慢悠悠地塞進嘴裡:「我記得年輕的時候,你老是說我賺錢沒能力,有次因為這個還大吵了一架,差點就……」

爺爺話還沒說完,奶奶用充滿褶皺的眼睛盯著他:「哎呀,都是以前的事就不要拿出來提了,老是這麼記仇,小氣得很!」

爺爺是個很要面子的人,容不得別人說他一點壞話,奶奶這麼一說,爺爺的情緒一下就來了:「是是是,反正我是小氣嘛,你就是看不慣我,我一個人去老房子住。」

就這樣有了開頭的對話。

我也知道,其實奶奶是因為爺爺總是說要搬去老房子住才生氣,她擔心爺爺煮不來飯,但兩個人又什麼都不會說。

爺爺奶奶是相親認識的,爺爺七十六歲,比奶奶大七歲,老一輩的那個年代好像每個人都沒有什麼個性,互相看著順眼也就自然而然地結婚了。

奶奶跟我講起的時候,她說:「當時嘛,就看他長得也還俊俏,知書達理的樣子,結果啊,啥子都不讓我,還總是嫌棄我沒文化,曉不得現在是好後悔,世界上找不出來像他那樣小氣的丈夫了。」

說完又嘀嘀咕咕,在那唉聲嘆氣。

「他後天就過去,以後就不跟他說話,以前沒跟他說話的時候,日子還不是過去了,過去了我還清凈些。」

奶奶又說到了這句話。我心裡並沒有什麼起伏,因為我知道,過不了幾天兩個又會像沒事兒人一樣,自然而然會和好。

這是我從記事以來得出的經驗規律,有時候因為一件特別小的事兩個人吵起來,如果我在旁邊開導他們反而沒有任何用處,還不如慢慢等待獨特的「狗糧」。

那兩天裡,奶奶有時候也會跟我抱怨,說她給爺爺煮了一輩子的飯都煮累了,現在不給他煮飯還輕鬆些。

然而鍋里總會多出一個人的飯,桌上總會多出一個人的碗。還悄悄讓我叫爺爺吃飯,爺爺故作鎮定,也會安安靜靜地上桌。

儘管兩個人看似沒有任何交流,但有時候兩個人又會跟我講話,實際是故意講給對方聽,我也只有低著頭無奈地在那回應著:「嗯」。

到了爺爺口中的「後天」,他沒有搬去老房子,反而一大早起來拿起掃帚掃地,把每個房間掃得乾乾淨淨,奶奶當沒看見,等爺爺出門後,她居然在我面前哈哈大笑起來,眼睛的褶皺擠在一堆,笑盈盈地告訴我:「他肯定是因為我罵他,他這個人,就是小氣!」說完端著兩碗飯放在了桌子上。

那天下午,奶奶一直在找一個藥瓶子,然而翻遍了每個房間也沒找到。後來爺爺進門背著兩隻手:「是我的話,我掐指一算就曉得放在哪的。」

我以為爺爺在調侃奶奶沒有把東西放好,調侃她記性差。奶奶停下了手頭上的搜尋工作,眼裡冒著金燦燦的疑問,回答的卻是:「你是哪裡找到的呀?」

「老房子那邊唄,我一去看就看到了,你是不是用口袋套著的嘛。」

我在旁邊驚訝了兩秒鐘,聳聳肩什麼話也沒說,微微一笑,就靜悄悄地走開了。

原來爺爺過去老房子找奶奶的藥瓶去了。

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人生大事,而老一輩的婚姻絕大多數都是相親式的,在連喜歡都未提及的情況下盲婚啞嫁。

對於擁有當代「愛情觀」的我來說,是一定要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性格各方面都契合的靈魂伴侶過一輩子。

但爺爺奶奶相親結婚共度四十多年,他們在平淡生活中的「剪影」仿佛在告訴我,世上並沒有完美的愛情和婚姻,也沒有十足的合適,婚姻就是靠雙方互相忍讓,互相包容,才能走下去。

在「修修補補又三年」的婚姻里,你給我煮飯,我跟你嘮家常,彼此之間早已成為親情的陪伴,互相依賴,這未嘗不是滿滿的幸福感。

原來所謂的幸福婚姻,不就是長期陪伴嗎?陪伴就是對幸福最好的解釋。愛吵嘴的夫妻,未必就是不愛,只是愛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相親式婚姻貌似並沒有什麼不好,重要的是兩個人能否包容對方的不足,能否在紛紛擾擾中相互扶持,能否領悟到婚姻誓詞里的那句「無論是順境或是逆境、富裕或貧窮、健康或疾病、快樂或憂愁,我將永遠在你身旁做你的妻子/丈夫。」

武巧輝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580次觀看
楓葉飛 • 780次觀看
楓葉飛 • 850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550次觀看
楓葉飛 • 880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670次觀看
楓葉飛 • 620次觀看
楓葉飛 • 890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400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380次觀看
武巧輝 • 520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690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