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咖喱之水花
人與人的感情,從來沒有感同身受,只有各自體會。在一個家庭中,婆媳感情是一個很難維繫的角度。有好媳婦,有好婆婆,自然也有壞婆婆、壞媳婦。當然,這好與壞只是從情理上而言的。畢竟這是兩個原本完全毫無關係的人,因為一個男人而組合起來的,而相處,不過只能由外而內地去觸碰。
我是一個婆婆,而且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婆婆。自從兒子長大後,我就懷著這樣的想法,只要兒子過得好,自己再忙再累都是值得的。

一
我晚婚又晚育,所以等到兒子大學畢業,我就五十五了。那年,我退休了,閒在家裡。我就跟兒子說:「你早點找個女朋友,早點結婚,我就可以給你們帶孩子了。」兒子卻說不急,他說自己現在最重要的是先把工作發展起來。
結婚的事,真的催不得。畢竟是孩子自己的事。我也就由著他了。想不到兒子在三十歲的時候,找了對象了。我見過那個小姑娘,講起話來軟軟儒儒的。兒子帶她回過家,她嘴巴挺甜,一口一個「阿姨」。她還說幫我做飯,我也沒讓她幫忙。這麼好的姑娘,我挺喜歡的。

兒子卻不急著結婚,他說是女孩子不想結。他只能由著她了。兒子回家的頻率越來越低,我問他,他說自己在外租個了房子,跟女孩子一起。那女孩子說,要先試婚。我罵我兒子,一邊又無奈,囑咐他對人家女孩子好一些。
他們突然告訴我,要結婚了。我開心地答應了。我等這一天,等了十年了。女孩子告訴我們:「她只要一套房子,別的彩禮都不要。」這麼好的姑娘,我即使砸鍋賣鐵也要滿足她。我跟老伴商量了一下,他也答應了我的想法。

二
老伴的錢用來維持這幾年的生活費,但我們倆老都很節省。我的退休金,全部都攢著,就等著給他們買房呢。他們去看好了房子後,我把自己的退休金錢取出來了,給了兒子。兒子這幾年也存下了一些錢,剛好夠付首付的錢。
他們急著住進去,所以買的是一套沒住過的二手房。兒子他們暫時不想辦婚禮,就只是登記了。不過兒媳婦很快就懷孕了,兒子讓我過去照顧一下。我欣然同意。畢竟對於一個在家閒住的老太婆來說,能夠發揮作用,是極幸福的事。

跟兒媳婦相處,我並沒有經驗。不過,按照兒媳婦的要求來做,肯定不成問題的。我買菜買她喜歡的,做菜做適合她品味的,以至於兒子天天吃醋,說我對自己的親生兒子不好。那段時間,我就把媳婦當成女兒一樣,全心全意地照顧著。大家看到她時,都說她養得很好。
兒媳婦雖然沒有對我極大的熱情,但是我也覺得很正常。懷孕中的人,總是會有自己的情緒的。後來,她生了個孫女兒。我可高興了,樂此不疲地照顧著孩子。
兒媳婦很累,她讓孩子晚上也跟我睡。我答應了,畢竟自己年紀大了,晚上本來就睡不好。孫女就一直跟我睡,白天我陪著,晚上我帶著。孫女一直喝奶粉,因為兒媳婦說她要急著去上班。兒子答應她,我也就沒意見了。

三
孫女其實挺乖巧,慢慢的會走路了,會說話了,後來就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了。我才發現我的頭髮已經白了很多,把孫女帶大了,我的人生責任也就差不多了。
孫女上幼兒園後,我的心裡空落落的。我就在兒子家裡做家務,可是哪有那麼多家務可以做啊。我想著,老伴是不是可以過來,他一個人在家也挺不容易的。
那天晚上,我跟兒子兒媳婦商量,能不能讓老伴也過來。兒媳婦一聽,竟然拉下了臉。沉默了一陣子,我兒子說:「媽,我們考慮一下。」我知道,沒戲了,心裡一剎那的涼意。

第二天,孫女上幼兒園後,我準備出門買菜。兒子攔住了我:「媽,不要買了。你去把東西收拾一下。你肯定想爸爸了,現在我們送你回家吧。」
兒子幫我一起收拾行李,我只拿了些衣服,而他卻讓我把自己所有的東西都帶上。我不解地問:「這是?」兒子愣了一下,說:「我老婆說,孩子也大了,你也可以回老家了。我們現在可以不需要你了。」
我堅強了一下,沒讓眼淚流出來。孩子大了,是該有自己的空間,他們也該自己獨立起來,成長起來。但現在,兒媳婦卻說不需要了,就把我送回去了。這樣的味道就很差,除了被嫌棄,更有一種利用完就急著脫手的急促感。

我花了十年的養老金,花了四年的時間,最後我明白了,只要兒子成家了,他就再不也不是我的兒子了。對媳婦再好,她也還是人家的女兒。
這樣的結局雖然不太完美,卻是最完美的結果。我盡了我的責任,我最後擁有了自己的人生。只要兒子過得好,就好。
婆和媳,本來就是不同的維度,所以不要奢望她們之間會產生變化。沒有奢望,就不會有希望,不會有希望,也不會產生失望。做自己該做的,處自己能處的,這樣就可以讓一個家庭和睦起來。小家庭的和睦,必然是跟大家庭劃出了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