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結婚和不婚,成了大家討論的問題,已婚的人呢,覺得不婚很自私,只考慮自己。不婚的人呢,覺得婚姻只是人生的一種選擇,不是整個人生。自己有錢有工作,幹嘛要結婚,單身不是挺好的嗎,沒有生活瑣事,想幹嘛就幹嘛,根本不用顧慮別人的感受。
這樣的理由,其實並沒有什麼錯,畢竟,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
我是一個已婚人士,從我的角度想,人還是結婚的好,就像不婚族說的,婚姻是一種選擇。既然是一種選擇,那麼,人生那麼漫長,為什麼不去體驗一下呢。退一萬步說,就算婚姻中有很多恐懼,很多雞毛蒜皮的破事,那也不能成為你不進入婚姻的理由,如果真那樣的話,豈不是成了逃兵。
婚姻中的破事,你扛得住,就扛下去,夫妻白頭到老,收穫了一個家庭,收穫了孩子,到老的時候,享受天倫之樂。
假如扛不下去,你可以選擇離婚,只要你願意,就沒有離不了的婚,不是一樣能過單身生活嗎?
所以啊,在我看來,結婚,你可能會後悔一陣子,但不結婚,你可能後悔一輩子。
我以前的公司有個女高管,學歷高,收入高,人長得還不差,每天都打扮得非常知性地出現在辦公室里,羨煞了我們這群窮得只能租房子住,拿著幾千塊工資的小員工。
當時在想,要是能像她那樣就好了,人美收入高,關鍵還家庭幸福,婚姻美滿。

後來有一次同事一起吃飯,八卦起她,才知道,女高管根本沒有結婚,到現在還單身呢。
當時同事們紛紛猜測,為什麼這個女高管不結婚,是不是身體有問題,或者心理有問題,又或者性取向有問題。總之,各種猜測。
直到有一次,那個女高管跟團隊里其中一個成員一起喝酒,才說出真心話,說,其實她挺孤獨的,有時候還會羨慕你們這些能力不怎麼樣,甚至還渴望依靠男人依靠婚姻解決生存問題的小女人,至少,這樣還有個依靠。
但她太強了,根本沒人可以依靠,只能依靠自己,漸漸的,就習慣了。小的時候呢,受過窮,發誓要出人頭地,長大了以後,努力學習,在學校成績數一數二,出來工作以後,工作又是拔尖的,從一開始,她就是男人崇拜和敬佩的對象。男人都把她當女戰士看待,根本沒人把她當成女人,更沒人追她。
這樣過著過著,就到了三四十歲,父母催她找對象,她忙著事業,忙著晉升,事業上的成功帶給她滿足感和成就感,沖走了單身的孤獨感。
正確來說,女強人應該很少會感覺孤獨,因為她太忙了,每天都想著工作的事,根本沒有時間去考慮個人的私事。
父母也勸不動,索性就不想勸了,由著她去,唯有告訴她,既然你不打算結婚,那就多存點錢,將來給自己養老。
當然,這些女高管都考慮過了,根本不用父母提醒。

後來,父母相繼生病住院,女高管又忙著抽空照顧他們,更沒有時間去考慮個人的終生大事了。
社會對女人的年齡很苛刻,一個單身女人,30多歲沒結婚,還有人會打主意,到了40歲以後,就算再有成就,都好像無人問津了。
48歲那年,女高管的父母親相繼去世了,她說:「送走雙親,我成了孤家寡人,後悔沒早點結婚。我有一個哥哥,他有孩子,他的孩子又快當爸爸了。有時候看著我哥哥滿頭白髮,一臉期待的樣子,就知道他有多渴望快一點見到孫子。我要是結婚早的話,過幾年,應該也可以當奶奶了吧。」
但是人生沒有後悔藥,縱使女高管不缺錢,也不擔心養老問題,但畢竟人是集體動物,需要群居生活,人生那麼漫長,一直過著獨居的生活,難免有時候會生出孤寂感。
女高管說:看著你們這些小年輕,進來公司沒多久就結婚懷孕,我一般都不會刁難,不像那些男上司一樣,女員工一懷孕就給小鞋穿,恨不得立即擠走她。
只有我知道,當女人的不容易,結婚了,你需要承擔婚姻中的苦,你不結婚,需要承擔孤獨的苦,各有各的苦,所以沒必要刁難別人。

叔本華說:「一個人,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婚姻很庸俗,因為少不了柴米油鹽的瑣事,有時還因為這些瑣事,讓你吃不好睡不著。
但你不婚,自由了,就可以省去了這些麻煩,變得不庸俗起來。
正如胡歌所說:"孤獨是自由的開始,自由是讓你學會享受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