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微博里的一句話:
「有些人出現在你的生命里,只為了教會你一些事,然後離開,最後留在你身邊的才是最值得你珍惜的。最理想的生活:乾淨的圈子,規律的生活,中意的人。」
很多男人說,現在的女人很勢利。
他們列舉了很多勢利的女人,比如結婚的時候,只看重房車和彩禮,根本不談真感情。可當女人跟他們談真感情的時候,他們又會說,這個女人太作了,動不動就是愛不愛的。
有一種男人找媳婦,就是這樣的:女人不能圖他任何東西,不能要彩禮,不能一味地要房要車。如果女人要這些,那麼這個女人就是勢力。他也不跟女人好好談愛情,談他對女人有多好,否則,他就覺得女人作。要是自己有錢,怎麼可能容忍一個女人如此作。
你問他,那女人憑什麼嫁給你。
他會說:「什麼叫憑什麼啊!你們女人結婚就是圖什麼嗎?你們目的就不單純。」
你問他,女人不圖愛,不圖錢,那結婚的意義是什麼?
他會說:「女人結婚就是跟男人好好過日子,生孩子養孩子支撐起一個家的。」
原來如此,在有些男人看來,女人結婚就該什麼都不圖,無私付出的。

我很少討厭娛樂圈的人。
曹雲金算是一個。他妻子生了孩子之後,他始終堅持的是AA制。他甚至在做節目的時候,理直氣壯地說:「憑什麼我要多出?」
他的妻子說:「憑你是爸爸。」
他對這個理由是不服的。他會覺得難道你就不是媽媽?他忘記了,女人結婚生子帶孩子的艱難,甚至於,他覺得這些都是女人應該做的。
他覺得在女人生養孩子的這段時間,承擔孩子和妻子的生活,是他完全不能接受的。不管妻子是什麼樣的狀態,他的妻子都該承擔一半家庭責任。
他們看不起花男人錢,或者是圖男人錢的女人。他們覺得這樣的女人不是好的妻子。
我曾經深思過這樣的男人,他們其實是最不講感情的那類人。他們對於感情,對於婚姻,從來都是權衡利弊。
所謂權衡利弊,就是你對我有用,我就跟你在一起。你對我沒有用,我就拋棄你。
有些男人說女人勢利,那麼男人的這種權衡利弊,何嘗不是現實和勢利。

有一種親戚,是這樣的:她見不得對方過得比她好,如果對方過得比她好,那麼她就要破壞別人的好。
張妍跟自己的表姐從小就不對付。張妍學習成績好,長得也好,從小就很招人喜歡。而她表姐,不愛學習,脾氣也大,別說跟同學們了,就是跟家裡的幾個姐妹都相處不好。
因為,兩個姐妹常拿來被親戚們比較,張妍的表姐從小就恨極了張妍。
張妍什麼都是對的,她什麼都是錯的。所有親戚都喜歡張妍,而她不管走到哪裡都不被親戚喜歡。
她從小生活在張妍的陰影下,導致她只要見了張妍就跟張妍搶東西,吵架。張妍買了一件新衣服,她就一定也要買一樣的一件新衣服。張妍多吃了幾口哪個盤子的菜,她就要把那一盤子的菜都放到自己碗里。
當有人指出張妍表姐的不妥時,張妍的表姐說了這樣的話:「憑什麼就都喜歡她?憑什麼她就過得那麼好!」
張妍的表姐不甘心,即使後來張妍的母親去世了,張妍家裡的條件一落千丈,張妍的表姐依舊是看不慣張妍的。

現實里的親戚關係,往往是庸俗的。當一個人落魄的時候,她以前所有的好,人們都容易視而不見。人們更看重的是她的現在,她現在能給別人帶來的利益。
張妍的母親去世後,張妍的父親很快另娶。張妍就成了拖油瓶,他的父親不再供她上學,她只好自己出去打工掙學費。親戚們見了張妍,也不再那麼熱情,反而更討好,張妍的表姐了。因為張妍的表姐家裡一下子發達了。
但凡家裡人一起聚會,張妍總是被忽視的那一個。而張妍的表姐給親戚們買禮物,跟親戚們來往密切,反而成了眾星捧月的焦點。
張妍的一個親戚這樣說道:「張妍上學以後,不一定能回來。大傢伙都指不上她。即使回來了,她自己都無依無靠,只能麻煩親戚,幫不上親戚多少忙。」
而張妍的表姐因為沒考上大學,一直在家裡上班,家裡條件也這麼好了,肯定能指上點。
張妍也漸漸習慣了親戚們的冷眼,她開始很少參加家庭聚會,也開始很少回家。
她本想遠走高飛的。可是,等到她大學畢業,她父親一定讓她落在家裡。因為他覺得養了女兒一場,自己以後老了,還是要指望張妍的。

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
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的愛情,真的不過是場笑話。而我們也只需對它一笑而過。
張妍後來想自己這輩子最大的錯誤可能就是跟唐宋談了三年的戀愛。高中的時候,唐宋和自己的表姐談過戀愛,後來兩個人分手了。等到張妍大學畢業,唐宋和張妍在老家的廠子裡一起工作,也就談起了戀愛。
兩個人談了三年,一直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等到兩個人要結婚,張妍的表姐冒了出來。張妍的表姐對唐宋說:「你娶她,你得多奮鬥20年。你娶她,還不如娶我,你娶我房車都有了。」
張妍和唐宋三年的細水長流,抵不過張妍表姐的一個許諾。唐宋很現實地選擇了張妍的表姐。唐宋的婚禮照常舉行,只是新娘換成了張妍的表姐。
張妍的親戚里,沒有人去譴責唐宋的始亂終棄,更沒有去譴責張妍表姐的橫刀奪愛。他們都覺得唐宋的選擇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正確的。
就像張妍的表姐說的:「我和張妍比,唐宋肯定選我,他又不傻。」

所謂成熟,不過是我們開始慢慢接受一些不公平,開始慢慢地學會保護自己,也開始慢慢地對很多事情做到波瀾不驚。
張妍曾經因為唐宋的離開狠狠地哭過。她的父親只想著新娶的妻子,對於她,更多的是要求。我養了你,你就該養我的要求。
母親不在了,父親也不怎麼管她。而相愛的人也離她而去,而她所有的親人幾乎都選擇了支持她的表姐。
她憤怒憋屈,她痛苦掙扎,她在父親和所有親人不善的眼光里,選擇了離開這個傷心的城市。她父親覺得白養了她,她的親人覺得果然是個指不上的。
她一個人在外地,過得很辛苦,沒有傳說中的逆襲。她就是萬千打工人員里的一粟。
她開始談對象,然後結婚。男人並不優秀,跟她一樣是個打工的。她沒有豐厚的嫁妝,男人也沒有很多的彩禮。他們很快結婚,按部就班地過日子。
當她得知她表姐和唐宋離婚的消息後,她甚至沒什麼大的感覺。她以為自己心裡永遠過不去的事情,原來早就過去了。現在的張妍,不想回頭看,只想往前看。
我們最該做的是去過好自己的這一生。至於那些失去的人,他之所以能失去,大概原本就不屬於我們吧。與其去想那些不屬於我們的人,不如珍惜身邊的人。
過往已成風,莫回頭,朝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