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永遠也不知道,你的孩子在多努力地愛著

2020-06-23     曹強育     反饋

人們都說,天下的父母都無私地愛著孩子,然而只有當了父母才發現,我們對孩子的愛,其實沒有孩子對父母的愛來得純粹。

當孩子不聽話、不優秀、不聰明、不配合時,我們會表現出拒絕、失望和嫌棄。

早上還在親吻孩子的臉頰說著:媽媽最愛你,晚上就可能因為孩子惹自己生氣,收回愛,讓他走開。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電影叫《狗十三》,片中的父親備受爭議。我並不懷疑這位父親對女兒的愛,只是這份愛加了太多的限制詞。

女兒酒桌上敬酒,假意微笑,父親對她贊許肯定;女兒物理獲獎、英語考了95分,父親對她鼓勵微笑;只有懂事的女兒才能被接受,如果她發脾氣、叛逆了,父親會失望、生氣

這個只有13歲的女孩,似乎只有選擇懂事,成全父親的臉面,才能讓這個家庭看起來很幸福。

父母愛孩子,常常帶著條件。

孩子對父母的愛,卻是毫無保留的本能。

有位媽媽說過一件小事:「有一次過節,一大家子在家裡慶祝,我一個人在廚房忙忙碌碌準備飯菜,期間4歲的女兒一直在旁邊吵鬧,我實在忍不住吼她:你別煩我了!

孩子撇著嘴離開了。

等到煮最後一個湯時,怕大家著急,就讓他們先吃,自己則在廚房裡等著,沒一會兒,卻聽到女兒說: 「我媽媽還沒吃呢!媽媽!快點過來吃飯!」

那一刻,真是說不出的感覺,明明我剛剛那麼凶她,她卻依然原諒和愛,何德何能,讓我擁有這樣一個天使。」

這個世界上,不管你怎麼凶,怎麼罵,還能不假思索擁抱你的,恐怕只有孩子。

你變著法騙他哄他,他依然沒有防備的相信你,從不懷疑; 你嫌棄他不如別人家的孩子,他卻將你當做世上最好的爸爸/媽媽; 你沖他發火生氣,他一邊哭,卻不忘緊緊地抓著你的衣角; 你難過傷心,孩子比你更傷心,更手足無措......

記得以前有個新聞,一個2歲多的孩子被親媽虐待,警察趕到時,孩子已經奄奄一息,但是嘴裡卻依然念叨著: 「媽媽抱,媽媽抱。」

孩子沒有成年人愛的複雜,他們的愛簡單又純粹,又充滿依賴,他們要求不多,只希望留在爸爸媽媽身邊。

即使你不愛我,我也會愛你。

每一個孩子,都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達愛,或者有些幼稚,有些讓人哭笑不得,但是只要你用心感受,你會發現,孩子比你想像中還要愛你。

周星馳曾經在一次節目中講過一個故事:

父母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分開了,媽媽很艱難地撫養三個孩子,經濟壓力很大,大家都吃不好,為了給孩子吃好點,有一次,媽媽領了工資給他買了個雞腿。

他只咬了一口就假裝不好吃,扔到地上去。他的媽媽一氣之下打了他,並將那個雞腿撿起來洗乾淨吃了。

時隔多年,周星馳才在節目中說出真相: 只有這樣,才能讓媽媽吃到雞腿

看,在孩子的淘氣背後,也藏著稍帶幼稚的愛,但很多時候,要麼被父母誤解,要麼被父母辜負。

美劇《小謝爾敦》中,謝爾敦安慰自我懷疑的媽媽時說: 「這個星球上有50億人,而你是我最完美的媽媽,這幾率有多大呢?」

當我們指責孩子不夠完美時,殊不知,在孩子眼中,爸爸媽媽已經是世界上最美好、最不可代替的存在。

我曾經在幼稚園裡看見幾個小朋友比媽媽:

「我媽媽可好啦!」

「我媽媽才最好!她會做很多好吃的!」

「我媽媽也會,她還會做好吃的蛋糕!」

「我媽媽......」

小傢夥們七嘴八舌地談論起來各自的媽媽,孩子氣的炫耀,都是對媽媽滿滿的愛。

我們總以為自己很愛孩子,但事實上,孩子更愛我們, 沒有任何要求,無論貧窮富貴、高矮美醜,他都全心全意地愛著父母。

每一個孩子都曾用盡全身的力氣愛著我們,如果哪天他對你冷漠了,不是孩子變了,而是失望了。

文章的最後,分享一首詩,這是福建一個名叫朱爾的小學生寫的,名叫《挑媽媽》: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媽看見你了覺得你特別好想做你的孩子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沒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經在你肚子裡

好好珍惜孩子的這份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