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在女人心目中,幸福的婚姻就像是晴朗的星空,充滿著詩情畫意。可是總有像一團團棉絮似的厚重烏雲遮住,讓女人看不到希望,也感受不到婚姻的美好。
而這一團團的烏雲,很多時候來自不和諧的婆媳關係,和丈夫相處,往往沒有太大的問題,可是婆婆對兒媳的不公平待遇卻總讓兒媳一次一次想到放棄,一次一次想提出離婚。
女人受到的那些委屈,丈夫不能感同身受,有的時候會丈夫一起埋怨,甚至和丈夫的感情都受到嚴重的傷害。
有的時候真的想把手伸進烏雲裡面,感受一下婆婆的內心。想深刻的了解一下,一個當母親的,為什麼就不能接受兒媳?
婆媳感情就像是一個上山,一個下山,各自的位置都會發生變化。
在婚姻里,女人想要和丈夫的感情越來越好,甚至想和他合二為一。而作為婆婆的,總有一種感覺,兒子和兒媳的關係越來越近,那她就會和兒子越來越遠。
婆婆會有一種危機感,會想出很多自己覺得有用的方法,讓兒媳尊重自己,來捍衛自己的家庭地位。
可是這樣做,往往會讓關係越來越糟,有的時候不僅傷害了兒媳的心,連兒子夾在中間也會很痛苦。

02
婆媳關係就像一粒很小的玻璃渣,刺在了女人的身上,哪都感覺不舒適,想盡辦法卻也無法剔除。
江彩琴(化名)以為自己結婚之後,就會收穫一份平平淡淡的幸福。丈夫張啟明(化名)是一個普通工人,但是為人處事很好,也很講道理,兩個人相處很快樂。
但是真正走進婚姻之後,總感覺婆婆對自己有很深的敵意,一開始小心翼翼的和婆婆相處,可是沒想到婆婆對自己越來越差,讓本來脾氣很好,很善良的江彩琴都忍無可忍。
本來婆媳關係就不是很好,平時不怎麼說話,不在一起住,並沒有產生直接的爭吵,只是間接性的聽到婆婆埋怨自己,什麼都做不好,而且花錢大手,一看就不是過日子的人。
自從江彩琴懷孕之後,婆婆過來照顧,可江彩琴胃口不好,就吃點可口的自己想吃的東西。可是婆婆還是一盤青菜,一碟豆腐,偶爾再做個湯,就是一頓飯。
懷孕後期江彩琴想補充點營養,偶爾想吃個雞腿兒,想吃點葷腥的東西,婆婆就說她拿懷孕當藉口,其實就是嘴饞。
生了孩子之後坐月子,江彩琴還要喂孩子吃奶,以為為了孩子,婆婆也不會虧待她,可是她想錯了。
每一頓就是清湯掛麵,煮點白粥,婆婆還說月子裡這樣吃才養人,她坐月子就是這樣過來的。偶爾讓江彩琴吃個雞蛋,就是改善生活了。
江彩琴實在是不願意忍受這份折磨,有的時候半夜都感覺餓,睡不著覺。
一次,江彩琴讓丈夫買了一些豬蹄回來,讓婆婆做成湯,給她吃。婆婆看了之後十分不樂意,指責說兒媳不懂事,說母親吃得這麼油膩,會讓孩子吃了奶之後拉肚子的。
江彩琴實在忍不住了,和婆婆吵了起來,說坐月子的時候,誰不喝點豬蹄湯和鯽魚湯下奶,到底是誰不懂,還是故意不讓她吃點好的,心痛錢。
那時始終犟不過婆婆,還是按婆婆的那種習慣生活。丈夫總是忙於工作,忽視了許多。為了孩子,每一次江彩琴想離婚都忍住了,這一忍就是二十年,婆媳關係一直很緊張。

03
將心比心,才能建立好的婆媳感情。
不知不覺人到中年,婆婆也年紀大了,經常生病。有一次心臟病住院了,做了一個手術,江彩琴去醫院照料。
手術之後,江彩琴每次去送飯,都是白粥,然後跟婆婆說:「做完手術之後,醫生說了就是吃點白粥最好。」
婆婆漸漸的康復,江彩琴每次送的飯,還是白粥,清湯掛麵。一個病房的其他病友看到了,都說這個時候可以讓婆婆吃一些有營養的東西了,可是江彩琴送的飯仍然沒有一點葷腥。
婆婆病倒後,江彩琴故意將曾經的「月子餐」端給了婆婆,婆婆又哭又鬧,說江彩琴刻意報復她,說自己大病初癒,應該補充營養,最起碼也要喝點雞湯,吃點補氣血的東西。
婆婆向兒子訴苦,說兒媳虐待她,丈夫也覺得妻子不應該如此待他的母親。
江彩琴發了一次脾氣,說:「我坐月子的時候,您怎麼不這樣說了?我坐月子那會不也就吃的這些嗎?對,我就是在報復你,讓你也受一受坐月子的優待。」
江彩琴也顧不上面子,把這二十年受的種種委屈,一一都說了出來。她說,她既然得不到婆婆的善待,為何婆婆老了,她就要去善待婆婆。
也許是感同身受了吧,從那之後,婆婆知道錯了,再也不提任何要求,也不再念叨,一種愧疚的心情油然而生。
而丈夫也才發覺妻子心裡居然受了那麼多的委屈,自己為她做得太少了。從那之後,他更體貼妻子,更在乎她的感受了。
經過這一次的事情,讓婆婆和丈夫幡然醒悟,婆婆和丈夫開始善待江彩琴了。
江彩琴說:「邁入中年後,我狠狠報復婆婆後,收穫了一段幸福的婚姻。幸福雖然來的遲一些,但好在沒有缺席。」

04
感情的建立需要彼此都善待對方,如果兒媳得不到婆婆的善待,兒媳也不會願意在婆婆需要照顧時,去善待她。
感情的建立,都需要將心比心,也都需要感同身受。
婆媳矛盾不足以毀掉一段婚姻,但是她會影響到婚姻的生長,影響到夫妻感情的發展。
就像江彩琴在婚姻里,因為與婆婆的關係相處不和,導致她有無數次想要離婚的衝動。可為了孩子,她忍了下來。雖然保住了家庭和婚姻,但卻是缺少溫暖和幸福的。
婆媳矛盾影響了江彩琴的婚姻,也影響了她和丈夫的感情。
有的時候,兒媳想要全心全意的對待婆婆,可是婆婆對兒媳有偏見,儘管兒媳竭盡所能的付出,但是婆婆也不會覺得兒媳好,不會真正的把兒媳當一家人。
當兒媳的付出收不到回饋,就會放棄這段感情的經營,那麼婆媳兩人的矛盾就會越來越深,如果婆媳兩人結下仇,會有很長的日子,都過得不舒心。
有一些婆婆無私付出,會把兒媳當親生女兒看,會在兒媳困難的時候伸手幫助她,這樣才能更好地建立起良性地關係循環。
婆媳之間相處,不要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感覺,多為對方想想,雙方沒有多大的仇怨,也不一定非得水火不容。一定要尋找一個合適的契機,讓兩個人可以和諧相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