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不覺,李宗偉退役已經一年了。雖然賽場上不會再有他的身影,但在羽毛球的這片江湖上,他依然在書寫著傳說,那就是進入大馬羽協教練組,指導大馬國家隊的年輕球員,助他們在明年的東京奧運會上奪取獎牌。至於成果如何,明年才能見分曉。
前段時間,李宗偉對大馬的希望之星李梓嘉發表了一番評論,說他有機會在明年的東京奧運會上奪取獎牌。看著朝氣蓬勃年紀輕輕就被國家隊寄予厚望的小李,拿督仿佛看到了自己二十多時候的樣子,這番話像是在感嘆,要是現在自己還那麼年輕,別說奧運會奪牌了,多取金牌都是十拿九穩的。別懷疑,把那個時候的拿督放到現在,還真可能就圓了奧運冠軍的夢,只可惜世界上沒有如果。
縱觀李宗偉的職業生涯,具備世界冠軍實力的他,曾經多次與金牌離得很近,可是又多次在最後時刻心態出現波動與金牌擦肩而過。你可以說那是命,因為巔峰時期的他,遇上了巔峰時期的林丹和諶龍,還有巔峰時期的國羽。可是,內心深處的想贏怕輸,或許從年輕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最後的結局。
看過電影《敗者為王》,裡面有這麼一段,李宗偉剛入國家隊時因為在全英參賽隊員的選拔中敗下陣來而痛哭,這裡可以看出他的內心非常害怕失去。
身為無冕之王但圈粉無數的李宗偉,除了高超的球技和多次大賽屢敗屢戰卻永不放棄的經歷讓人印象深刻外,還有他的謙遜。可是競技體育里,以成敗論英雄,或許更多需要一點霸氣才會走到頂端。

林丹在經歷雅典一輪游後,發誓今天失去的,以後一定要奪回來,這是霸氣,所以我們看到了北京奧運會時超級丹。反觀李宗偉,在2011和2012連續惜敗於林丹後,在2013年世錦賽不是想著如何擊敗林丹,而是抱怨世界羽聯給予林丹外卡參賽的做法不公平。世界羽聯的做法或許欠妥,但從李宗偉的字裡行間能夠看出他對世界冠軍的渴望以及對林丹的害怕。
2014年世錦賽,林丹積分不夠,這一次世界羽聯不再給予外卡,李宗偉卻還是沒能實現突破,可見心態上的影響有多深。
具備世界冠軍實力卻被心態束縛著不能在大賽登頂的不止李宗偉,還有這幾年非常出彩的戴資穎和小黃人組合。與拿督非常相似,小戴和小黃人也是長期占據世界第一,橫掃各路公開賽冠軍,可一到世錦賽就難有佳績,說到底還是想贏怕輸的心態影響了自己。
要說小戴最好的奪冠機會應該是2017年,當時狀態爆棚的小戴連拿多站比賽的冠軍,卻放棄當年的世錦賽,參加在中國台灣舉行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雖然幫助中國台灣在大運會上成功奪金也是非常風光,但卻失去了奪得世界冠軍的良機。當然,也不是誰都這麼有魄力,在巔峰的狀態下去參加一個含金量遠不如世錦賽的比賽。
或許當時的小戴是非常自信,相信自己一年之後同樣能夠奪冠。然而隨後的兩年女單形勢風雲突變,在世錦賽上,頂著世界最強女單光環的小戴卻頂不住對手的衝擊,接連提前出局。很多人說是因為小戴佛系,可這又何嘗不是大賽上的心態失衡?不是誰都可以像林丹那樣,隔一年再參賽還能奪冠。
前段時間爆出小戴決定東京奧運會後就退役的消息,令人有些震驚。畢竟在巔峰時期退役的,我們熟知的有張怡寧,不同的是張怡寧是功成身退,是真的打遍了天下無敵手,而小戴還沒到這樣的境界,至少還需要一個世界冠軍為自己正名。或許小戴太想贏,可越想得到卻得不到,不如急流勇退,這樣也能成就一段佳話。
同樣需要一個世界冠軍為自己正名的還有小黃人,可小黃人同樣倒在了心態上。每到世錦賽上你都可以看到,兩人總是滿臉愁容,完全沒有往日的輕鬆和天馬行空。不久前,蘇卡穆約說球迷對他們的高期望讓他感到沮喪,這不應該是一個世界第一說出的話。雖然他們有著世界冠軍的實力,但這樣的心態遠不足以讓他們到達頂端。
話說回來,相比於李宗偉,無論是李梓嘉還是小戴和小黃人,他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他們還有機會去圓世界冠軍的夢,未來還有無限可能。而李宗偉已經沒有可能,他只能寄希望於年輕的小李和大馬其他球員。不過除了幫助大馬的年輕球員提升實力以外,還要強化他們的大賽心態。勝負靠實力,但冠軍的歸屬會受到心態的影響。相信拿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