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以下4個特徵,希望你家孩子沒有

2020-06-19     玉兒     反饋

易經云:履霜,堅冰至。

意思是說踩著霜,就知道寒冷的冬天來了。

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一葉知秋,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我們可以看到事態逐漸發展,將來會發生不好的後果。

同樣的道理,孩子長大之後有沒有出息,可能正是通過一些小細節,從孩子小時的品行特徵也來窺探他長大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高是正常的,當父母的誰不希望孩子長大之後能成龍成鳳呢?

但有的時候,現實是非常殘酷的,孩子身上的品質可能會和父母期望的那樣背道而馳。

做父母的一定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舉動,並及時的引導孩子改正或者往正確的路子上走。

否則,將來會非常容易吃虧。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幾種情況,說不定就會影響他們今後的人生!

1

沒責任感的孩子

一個人越敢於擔當大任,他的意氣就越風發。

看過一個典型的案例,家中有哥倆,都是奶奶帶大。

哥哥在家裡積極幫奶奶幹活,學習也很自覺,還幫奶奶照顧弟弟,是一個非常有擔當的孩子。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弟弟。

因為從小奶奶對弟弟非常溺愛,有什麼好吃的都偷偷給他吃。

一晃30年過去,哥哥家庭事業都小有成就,贍養一大家子。

而弟弟則好高騖遠,工作一個月換一次,整日無所事事,還抱怨自己父母不如別人父母有錢,埋怨哥哥幫助自己不夠……

海姆·G·吉諾特在《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一書中說到:「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就是要在跟他們有關係的事情上讓他們有發言的機會,如果必要,讓他們自己做出選擇。」

哥哥從小幫奶奶做家務,照顧弟弟,這過程中,責任感的種子就已經悄悄種到他心裡。

反觀弟弟不但不參與家務,還把一切看成理所應當。

有些小孩子遇事習慣躲在別人的後面,不會主動去承擔責任。

其實這些孩子往往是害怕承擔責任,所以不喜歡幹活,不會給父母添亂。

但是要知道,將來的社會上孩子們要想有出息,必然是要自己承擔責任,自己去社會上闖蕩的,如果沒有這種意識,那麼他們談何發展呢?

所以,這種孩子在小時候看上去很乖,但是本身存在著問題,沒有責任感,沒有擔當,凡事把自己撇乾淨。

家長可不能被一時的省心放鬆了警惕,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讓他們更有主見,更有交際能力,更能承擔責任,這樣即使小時候難帶一點,長大了也會更有出息的。

2

自私的孩子

孩子一開始不懂得分享,比較自私是非常正常的。

但如果孩子長大幾歲還是那麼的自私、霸道與無理,將來就會自食惡果。 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自私是一種消極心理,不但缺乏責任感,還常常表現的冷漠無情。

由於不會分享,往往與任何人都和不來,鬱悶的心情往往找不到人傾訴,於是就會十分壓抑,所以,過於自私也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

從小,我們便教育孩子,分享是一種美德,如果總是自私,任何東西都不能夠與他人分享,在成長的道路上,是很難交到朋友的。

等將來到了工作崗位,因為缺乏團隊精神,也不會得到同事們的幫助,領導也不會賞識這種自私自利的人。

3

不懂感恩的孩子

詩經中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生養之恩,是這世上最大的恩情。

世間的孩子,成人的第一步就是應該明白父母的不易,有一顆感恩之心,感恩父母的付出。

不懂感恩的孩子,再優秀也沒有用,只是一個「優秀」的白眼狼。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和尊重別人是很重要的事。

如果你不想把孩子培養成「白眼狼」,那就千萬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圍著孩子轉,不要什麼都遷就滿足孩子,不要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要去教導孩子懂得感恩。

一個不懂得感恩回報的孩子,即便走上社會也會處處碰壁吃虧,在任何時候都很難得到幸福!

4

懶惰的孩子

成功不會給懶惰的人機會。

泰勒曾說過:「懶惰等於將一個人活埋。」

個人無論他有多好的天賦,多高的智商,多麼優越的條件,如果他不勤奮努力,怕吃苦受累,就永遠不可能走向成功。

任何寶典,即使是我們手中的羊皮卷,如果不勤奮的去研究發現,永遠也不可能創造財富。

只有勤奮努力,不怕吃苦,才能使我們走向成功,才能使寶典、夢想、計劃、目標有現實意義,勤奮像食物和水一樣,能滋潤著我們,使我們通向成功之路。

凡是從小就好吃懶做、不愛勞動的人,長大了大多不能吃苦,獨立自謀能力差,將來成就也平平。

總之,家長發現孩子有以上的一些行為,都要及時幫助孩子改正。

孩子自己可能並沒有這個概念,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去引導,糾正這些行為,才能成就更優秀的孩子。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點個「在看」,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光要看眼前的利益,更要為孩子的長遠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