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閏四月,五月初五端午節就比往年來的晚了一些,我早已經按捺不住想吃粽子的心了,雖然還沒到端午節,但我已經包了好幾次粽子了。自從學會包粽子之後,我就再也沒有出去買過了,買的粽子味道和自己做的根本沒法比,自己做的多新鮮料多足啊。而且我感覺包粽子的過程特別的有趣,一點都不感覺累。我包粽子的手藝是媽媽教給我的,媽媽也教了我很多包粽子的小技巧,就比如加鹼水。

媽媽告訴我,包粽子的時候,多加一點鹼水,粽子會格外的好吃。鹼水是天然鹼,主要成分是碳酸鈉和碳酸鉀,適當的鹼可以使粉狀在受熱分解時吸收水分,達到良好的粘彈性。而且鹼水還有防腐、中和酸性的作用。所以包粽子的時候加上適量的鹼水,不但可以使粽子呈現金黃色澤、晶瑩剔透,而且口感會更加的軟糯,味更香,好看又好吃,還能延長保質期。所以我包粽子的時候總喜歡加上點鹼水,比買的好吃多了。

大家包粽子的時候也可以試試加點鹼水,鹼水粽子色澤金黃,入口軟糯,比普通的粽子更好看更好吃。接下來就把鹼水粽子的具體配方做法分享給大家,喜歡可以試一下哦。包粽子時,多加一點它,粽子金黃剔透,入口更軟糯,味更香。

【鹼水粽子】
食材:1斤糯米、5g鹼、溫水、紅棗。做法步驟:
第一步:準備1斤糯米,淘洗乾淨,放到一個盆子裡,5g鹼用適量溫水化開,溫水不用太多,差不多可以將糯米全部浸濕就可以了,然後將攪拌好的鹼水加入到糯米中,充分攪拌均勻,使每一粒糯米都均勻的沾上鹼水,然後加入稍稍沒過糯米的水浸泡一個晚上,浸泡好的糯米是發黃的,瀝乾水分備用。

第二步:粽葉也要提前浸泡一個晚上,如果是乾粽葉的需要煮一下,防止粽葉斷裂,取兩片粽葉,毛面對在一起,防滑,然後將粽葉折成一個漏斗狀,舀上一勺糯米,放上兩三個紅棗,最後再舀上一勺糯米,將上面的粽葉折下來蓋住糯米,兩邊的粽葉往下壓,剩下的粽葉折到一邊就可以了,用繩子捆起來,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第三步:將包好的粽子放到鍋裡,加入沒過粽子的水,大火燒開之後轉小火繼續煮2-3個小時,然後關火燜1個小時就可以了。

小貼士:一斤的糯米加5g的鹼就可以了,鹼先用溫水化開,溫水的量不用太多,可以將糯米浸濕就可以了。
我們的鹼水粽子就做好了,色澤金黃,晶瑩剔透,非常的好看。口感也更加的軟糯,味道清香,比買的好吃,喜歡的話你也趕快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