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多人的觀念里,血肉親情是這個世界上最難以割捨的,其中包括手足之情,年長的一定要護著年幼的,無論任何時候,即使成年了,年長的也有義務為父母分擔,照顧年幼的,因為那是你的親弟弟,親妹妹。
的確,兄弟姐妹之間就應該相互幫助,但是如果以這種兄弟姐妹之情來進行道德綁架,來要挾對方不得不付出,甚至犧牲自我,這種親情令人難以接受。
很多父母總喜歡把自己對子女的責任轉嫁到別的子女身上,說好聽了,是讓兄弟姐妹團結友愛,說白了,就是自私。他們這麼做的時候,想到的只是怎麼轉嫁自己的責任,讓自己變得輕鬆一點。卻從未想過會給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心理負擔。
即使是從小就被教育要為家庭犧牲的,長大了也會有自己的情感需求,當她對父母的訴求得不到回應,自然會覺得自己不被愛,在往後的人生中,她也許會努力變得更優秀,以此來尋找存在感,但是她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依然存在,金錢的豐富是彌補不了內心情感的缺失的。
父母的厚此薄彼,會直接影響孩子往後的人生,當有一個男人對她稍微好一點,她就會緊緊地抓住他,不管他的人品是好,還是不好,這樣一來,女人是會很容易毀掉自己的人生的。
那被原生家庭剝削的女人該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呢?「樊勝美」跟「蘇明玉」的人生只是一念之差,關鍵在於你有沒有勇氣去選擇。

張明明是我的一個朋友,她能力很強,三十歲不到,已經當上部門主管,再加上自己理財有道,月入十萬不是問題,儘管如此,她還是沒車沒房,租著合租房,不為什麼,就因為她有一個啃姐的弟弟,而且啃得心安理得。
這一切都是拜她親媽所賜。二十多年前,張明明不叫張明明,她叫張來娣,因為她爸媽一直想要有個弟弟,她還記得,弟弟出生的那一刻,父母高興極了,臉上的笑容就像花開了一樣,而在她的印象中,父母對她總是兇巴巴的,張明明以為弟弟的出生,可以讓父母的心情好一點,從而也會對自己好一點,然而並沒有。
弟弟的出生,意味著張明明的「扶弟魔」生涯開始了,從小父母就對她耳提面命:你是姐姐,要護著弟弟,讓著弟弟。雖然一開始,張明明的內心是抗拒的,但是當她感覺到只有對弟弟好,父母才會對她好的時候,她屈服了。
她心甘情願地把所有好吃的給弟弟,替弟弟背鍋,一直到上大學的前一刻,父母語重心長地跟張明明說:「家裡窮,弟弟還要上大學,父母年紀大了,也掙不了幾個錢,你幫父母減輕一下負擔,去讀專科,趕緊出來掙錢補貼家裡。」
張明明不出聲,眼裡都是淚水,父母鐵了心,說張明明不聽話,他們就當沒有這個女兒,張明明哭了一晚,選擇了服從。
但是她不甘心,到了學校,遠離父母,她反而鬆了一口氣,她比所有人都要努力,別人上學只是為了混畢業證,但是她不滿足,在學校的時候,每次考試都拿獎學金,除此之外,還自考了本科。
別人寒暑假回家,她不是在圖書館,就是在兼職的路上,她說,那個時候,只有書給了她精神上的支持 而兼職除了給家裡,還要解決自己的伙食費。
靠著她自己的努力,在大學期間,她沒問家裡要過錢,還寄了錢回家,一畢業,同學以專科生的身份找工作,她憑著自己的努力,以本科生的身份找工作,比同學高了一個起點,同時,由於學習養成了高度自律的習慣,讓她在工作上也如魚得水。

但是原生家庭一直是她內心深處的痛,她這麼努力,終於換來父母在外人面前的一句稱讚:「我女兒現在可厲害了。」她知道的那一刻,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但是父母終究還是把她當成改變家庭的「救命稻草」,從來不曾關心過她。#情感
不久前,她加班勞累,感染了肺炎,不得不休息在家,母親打來電話說讓寄回家二十萬,說弟弟打算買車,張明明說自己病了,質問母親能不能先關心一下自己。母親劈頭蓋臉就罵:「誰不生病?一點小病就這樣,是不是不想寄錢回家?那可是你親弟弟,給他二十萬買車又怎麼了?我白養你這麼多年了.......」,母親還在電話那頭喋喋不休,張明明就掛了電話。
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張明明決定不再做扶弟魔了,她要為自己想,她要過好自己,她要愛惜自己。
沒想到,母親找到公司來,到處跟別人打聽自己女兒工資多少,當得知張明明工資有十萬以上,覺得自己這麼多年要少了,跟張明明說:「你月薪十萬,每個月給五萬你弟弟。」張明明欲哭無淚,看著母親說:「媽,我不想再當扶弟魔了。」母親聽張明明這麼說,直接在公司鬧了起來,說張明明不孝,有本事就把爹媽忘了。
張明明看著母親那樣,把對母親這麼多年的不滿全部一吐為快,母親啞口無言。
張明明跟我說她不會不管母親,但是她也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毫無底線地幫助他們,從今往後,她要為自己而活。而張明明的弟弟在失去姐姐的無底線幫助後,也終於腳踏實地地爬了起來,雖然心裡終歸還是有恨,但是張明明說自己不後悔。

無論是女兒,還是兒子,都是家的一份子,即使做不到公平對待,也不應該過分地傾斜,甚至要求大的一輩子都要照顧小的,這對大的來說,無疑是不公平的,也會害了兩個孩子。
大的從小缺失家庭溫暖,覺得自己不被愛,長大後很容易造成性格缺陷,而小的很容易養成好逸惡勞,伸手要錢的習慣,這樣的姐弟關係,不是互助有愛,而是反目成仇。
兄弟姐妹的團結友愛是建立在相互的基礎上的愛。而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無盡的索取。
如果你真的愛你的孩子,請不要讓他「啃姐」,也不要讓她當「扶弟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