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論是不是客家人,一定都吃過幾款客家的傳統糕點!從小吃到大,現在偶爾還會很懷念的味道!在家閒著慌的話,也可以嘗試自己做客家糕點哦!其實做法不難,給點耐心就能做出記憶中的那個味道哦!
1. 椰糖缽仔糕

食材:粘米粉 75g/木薯粉 35g/糖 2大勺/清水 100g/椰糖 130g/鹼水 半茶匙/班蘭葉 2片
做法:
(一)把椰糖、100g清水和班蘭葉以小火煮至椰糖完全融化,過濾。然後再加入清水
(二)將粘米粉、木薯粉和鹼水加入攪拌均勻,放入鍋中不停攪拌稍微煮至少許濃稠狀
(三)將杯子放入蒸爐大火蒸五分鐘後取出,把糊漿倒入預熱好的杯子至8分滿再放回蒸爐小火蒸15分鐘
2. 白糖糕

食材:白米 150g/水 220ml/白糖 70g/鹽 1/4茶匙/即溶酵母 1/2茶匙
做法:
(一)將白米洗凈浸泡隔夜,浸泡好後瀝干水份,加入50-60ml的清水攪拌打成米漿
(二)把其餘的水加入白糖、鹽煮至融化,倒入打好的米漿攪拌均勻後過篩
(三)把1/2茶匙的即溶酵母加入一湯匙水攪拌溶解後,拌入冷卻的米漿後發酵3小時
(四)把模具刷上油後蒸熱5分鐘,將麵糊倒入,以中大火蒸20分鐘
(五)放涼切塊即可
3. 粗葉粄

食材:粗葉 900g/糖 230g/食用油 60ml/糯米粉 500g/香蕉葉
做法:
(一)粗葉洗凈然後放入熱水鍋中煮1小時,取出攪拌成泥
(二)粗葉泥放進鍋中加入糖和油煮至糖融化
(三)倒入糯米粉里拌勻,揉至光滑的麵糰
(四)麵糰分成小團搓圓,放在擦了油的香蕉葉上壓扁
(五)放入蒸鍋以小火蒸15分鐘,取出搽上少許油在表面即可
4. 花生糯米糍

食材:(皮)糯米粉 200g/清水 300ml/玉米澱粉 2勺/植物油 2勺/細紗糖 30g
(餡料)花生/細紗糖/粗糖/粘米粉
做法:
(一)花生炒熟放入攪拌機攪碎,加入細紗糖和粗糖拌勻備用
(二)糯米粉、清水、玉米澱粉、植物油、細紗糖全部混合攪拌均勻,放在刷好油的盤子上上鍋蒸20分鐘
(三)粘米粉小火炒至微微褐色
(四)蒸好後用勺子趁熱攪拌,開始包餡料
(五)案板和手撒上少許澱粉,把糯米糍揉一小團,按扁放入一大勺花生餡料,沿著邊緣收口密封,外層再裹上一層粘米粉即可
5. 班蘭喜粄

食材:普通麵粉 150g/糯米粉 130g/細紗糖 70g/即溶酵母 3g/班蘭汁 200g/植物油 15g/香蕉葉
做法:
(一)即溶酵母加清水融化拌勻;香蕉葉用熱水燙軟剪成適合的大小
(二)普通麵粉、糯米粉、細紗糖酵母水、班蘭汁混合均勻搓成團,分次加入油再搓揉均勻
(三)手掌抹上油,把麵糰分成小團搓圓,放在香蕉葉上稍微按扁,發酵25-30分鐘
(四)發酵好的喜粄中火蒸12分鐘,馬上熄火,再燜5分鐘即可
6. 菜粄

食材:(皮)粘米粉 240g/糯米粉 4勺/清水 480ml/薯粉 10勺/食用油 2勺(餡料)蝦米/蒜苗/豆腐乾
做法:
(一)蝦米用水浸泡至軟,瀝干水分剁碎備用;蒜苗洗凈切碎;豆腐乾切成小丁
(二)起鍋熱油,爆香蝦米,放入蒜苗和豆腐乾翻炒至熟,依照個人喜好放入鹽和糖調味備用
(三)粘米粉和糯米粉過篩混合均勻,倒入沸騰的清水迅速攪拌均勻,加入薯粉和食用油趁熱搓成幼滑的麵糰
(四)麵糰分割成小劑子,壓成小片,包入餡料
(五)盤子抹上油,放入包好餡料的菜粄,熱水上鍋蒸10分鐘,刷上少許食用油即可
7. 蘿蔔粄

食材:(皮)糯米粉 200g/粘米粉 100g/開水 200g(餡料)白蘿蔔/肉末/生抽/鹽/胡椒粉/香油/蔥末
做法:
(一)白蘿蔔去皮刨細絲,加入少許鹽腌一會擠去水分,加入肉末、生抽、胡椒粉、香油、蔥末、鹽拌勻
(二)把糯米粉和粘米粉混合均勻,中間挖個小坑倒入開水,用筷子迅速攪拌均勻,再趁熱揉成光滑麵糰,分成15個均勻的小麵糰搓圓壓扁
(三)取適量的內餡放入中間,捏緊收口,放入蒸鍋大火蒸20分鐘即可
8. 桃粄

食材:粘米粉 250g/木薯澱粉 100g/熱水 300g/蘿蔔乾 適量/花生 適量/油 25g/紅色素 少量
做法:
(一)清水燒開加入粘米粉迅速攪拌成糊狀,蓋上鍋蓋燜10分鐘,然後倒入紅色素和木薯澱粉搓成團
(二)蘿蔔乾剁成粒和花生拌在一起
(三)麵糰分成小劑子,揉圓壓扁包入餡料,放入桃粄專用模具壓出桃型
(四)放入蒸鍋大火蒸15分鐘,燜5分鐘即可
9. 雞屎藤茶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