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卻被三個子女「嫌棄」:你們能再自私一點兒麼?

2020-06-16     曹強育     反饋

【1】相互體貼的一家人

老吳已經年過七旬。

七十三歲那年過完生日,老吳很感慨:都說七十三、八十四人生兩道坎兒。第一道坎兒順利過了,身體還很硬朗。

老吳跟老伴兒相守了五十多年了。當年結婚生子比較早,還沒趕上計劃生育,要了仨孩子,老大是女兒,還有倆兒子。

老吳和愛人都是特別關愛孩子的人。孩子們小的時候,對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倆人沒有什麼重男輕女的思想,兒子女兒一般沉,有什麼好的東西都先可著孩子均分。

就這樣,三個孩子在父母的照顧下,漸漸長大成人。

對於孩子們的教育,老吳還是挺知足的:仨孩子都考上了大學,小兒子還讀完研究生。畢業之後,老二留在了外地,大女兒和小兒子陪在身邊。

另外一件讓老吳更知足的事兒,就是三孩子對老人的態度。

老二每次逢年過節一定回來看看父母,平時有事沒事打個電話閒聊幾句,總之,心裡頭一直惦記著老人。大女兒、小兒子住的不遠,時不時回來看看他們,陪他們說說話、打打牌,再「故意」輸給老人點兒,哄老人高興。

從老人心裡,覺得最「對不住」的是老二。大女兒和小兒子結婚生子之後,老吳兩口子都堅持著幫忙把孫子帶大,只有老二。老二在外地,一直跟父母說不用大老遠過去幫著帶孩子。

老吳和老伴兒又偏偏屬於心裡惦記事兒的人,而且一直覺得不為孩子們做點事,就是對不住孩子。其實他們仨孩子都很懂事,也都特別體諒老人的想法,但是考慮更多的是讓老人能有個好心情、好身體。

人上了歲數,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的,比什麼都重要。

一家人,相互理解和體貼,才能處到這種狀態。

一家人,本來不就應該這樣麼?

【2】飯桌上的一席話

一年春節。

孩子們都回來了,一大家子人熱熱鬧鬧的吃頓團圓飯。老吳和老伴兒早早就準備好了給小孫子、小孫女的壓歲錢。

酒菜上桌,大女兒先端起酒杯:

「爸,媽,弟弟弟妹們,來,咱們碰一杯!這第一杯酒,祝爸媽身體健康!」

每次一到這種家庭聚會的場合,都是大女兒帶頭。老吳從小就教育孩子,兒女沒差別,長者為大,咱們家可沒什麼兒子、女兒誰主事、誰不能主事的說法。倆弟弟對這個大姐也都特別尊重。

一到飯桌上,老吳的話就開始多起來。年復一年的,都是在講之前的「老黃曆」。這些話孩子們都聽過不知道多少遍,從老吳自己小時候,到孩子們小時候,再到現在小孫子們……每次老人講起來,孩子們也不好意思打斷,關鍵是每次老人講起來都津津有味。或許家庭的經歷給老人留下的印象太深了。

但是這一回,老人說了點跟之前不一樣的話。

「有時候我跟你媽聊天的時候,總想著,我們到底能為你們做點什麼。

你們工作之後自己掙錢了,沒事還總孝敬我們些個,每次你們給的錢、買的東西,我們倆心裡頭都特別高興,也總有些不落意。

所以,我們總想著幫你們把孫子帶帶,不也減輕你們負擔麼?

今天我們也得對老二說句話:確實這些年對你關照的少,沒幫助你帶孩子。我和你媽倒是想著過去,又怕給你添什麼麻煩。」

幾個孩子聽完老吳的話,從心裡都特別感動。

他們知道父親說這些話,是他真實情感的表達,絕對不是因為喝了酒的緣故。從小父母在他們心裡種下的印象,不可磨滅。

老二感動的回應道:

「爸媽,你們這是說什麼呢?要說,應該是我對不住你們才對。我姐、我弟,時不時都能過來看看你們,就我回來的最少。

所以,爸媽,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只要你們好好的,過好日子,比什麼都強!」

大女兒把話接過來了:

「爸媽,也是正好春節,我也說兩句。

我和弟弟們有時候聊起來,其實有些話也一直想對你們說。

從我們開始記事,到現在都當上了父母,這麼多年,你們為我們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所以,二弟說的對,我一直有個想法:今後,我想你們過的更簡單一點,少惦記事兒,自己吃吃喝喝,該玩玩,過好自己,其實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幫助。」

孩子們的話,讓老人也特別高興。老吳樂呵呵的說:

「行,聽你們的!今後就聽你們的,我和你媽什麼事兒都不惦記了,天天吃喝玩樂!」

孩子們太了解老人性格了。父親話是這麼說,也就權當聽聽罷了,要老人不惦記孩子,基本不可能。

【3】兒女們指責父母:自私

一家人,日子過的和諧、溫暖。

一天晚上十點多了,大女兒突然接到父親的電話。

按照平時老人都睡下了。女兒特別怕這種時間接到老人電話,肯定有事兒。電話那頭傳來父親急促的聲音:

「你媽發燒了。」

女兒二話沒說,趕緊出門,邊趕到家裡邊給小弟打了個電話。母親躺在床上,一摸額頭,很燙。女兒說著就要把老人送到醫院,母親很「倔」,死活不願意去。實在沒辦法,女兒和小兒子陪了一晚上。倆人一晚上戰戰兢兢,生怕有什麼大事。

好在母親受了點風寒,只是感冒了。母親病好了之後,倆人「連哄帶騙」的帶著父母一起去做了全身體檢。雖然每年孩子們都給老人做一次常規體檢,但是這次把孩子們嚇得不輕。

好在檢查結果出來,身體沒什麼大事,讓孩子們鬆了一口氣。

老吳的老伴兒就是為了出去買點肉餡,想著給孩子們、孫子們包點餃子。雖然平時出去買點菜很正常,但是在孩子心裡,卻是因為老人想為孩子做點事,受涼鬧病。

他們對於自己的父母太了解了,這大半輩子就為這個家、為孩子們活著。什麼時候能讓老人為自己活著?他們也知道,自己的父母什麼道理都明白,只是不去「執行」罷了。

孩子們心裡很清楚。想讓父母過的輕鬆,別人說什麼都沒有用,靠的還是老人自己想通。

孩子們決定跟父母好好談談。

為這事兒,孩子們私下商量了好幾次,特地趕了一個周末,老二從外地也趕了回來。

三個孩子一起回的家。老吳一看仨孩子一塊兒進家門,樂了:

「怎麼了?你們這是約好了還是怎麼著?」

坐下來,大女兒先說了:

「爸媽,我們這次一塊兒來,有很重要的事兒要跟你們說。

我想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覺得你們自私麼?」

老吳和老伴兒一聽,愣住了。孩子們從來沒跟父母這麼說過話,這是怎麼了?

「閨女,你問這個我沒太明白,我覺得,咱們一家子,沒誰自私。你是最近遇到什麼事兒了?心情不好?」

女兒一副很「嚴肅」的表情說道:

「爸媽,我沒跟你們開玩笑。我越來越覺得,你們就是自私。

你們總惦記著我們,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想要的是什麼?你們知不知道,自己過好了,對於我們來講,就能減少我們很多負擔和掛記,這才是對我們最大的幫助。」

老吳和愛人沒反應過來女兒想說什麼。小兒子把話接過來了:

「爸媽,我姐說的話,也是我的想法。

我是說,你們高興,我們就高興。你們身體好,我們就沒壓力。」

1/2
下一頁
武巧輝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520次觀看
楓葉飛 • 610次觀看
楓葉飛 • 810次觀看
楓葉飛 • 940次觀看
楓葉飛 • 500次觀看
楓葉飛 • 830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990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570次觀看
楓葉飛 • 580次觀看
楓葉飛 • 840次觀看
楓葉飛 • 960次觀看
武巧輝 • 350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320次觀看
武巧輝 • 500次觀看
武巧輝 • 970次觀看
武巧輝 • 670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