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買不起房,爸媽,你們搬出去,把房子給孫子當婚房吧

2020-06-15     曹強育     反饋

【1】父母給,「天經地義」

老馬就一個獨生兒子,從小寶貝的不得了。

年輕時候家裡生活條件一般,老馬和愛人也是單位的一般職工,家裡掙錢不多,即便這樣,但凡需要花錢、家裡有點好東西,寧可自己不吃不喝不用,都先可著兒子來。

慢慢的,兒子也開始懂事了。從小「慣」出來的習慣已經深深烙在孩子身上,在兒子思想里,父母給什麼都是應該的,實在不行,一哭一鬧問題就全解決。所以,從小到大,兒子一直過的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貴公子」生活,雖然不是什麼大富之家。

上大學之後,那個時候還比較早,學費住宿費之類的必要花費並不高。兒子總會找一些藉口,夏天吃冰棍、喝冷飲的錢,冬天買羽絨服的錢,各種理由讓爸媽「追加」。老馬基本上是有求必應——給自己的理由就是,窮不能窮孩子,更不能讓孩子吃苦。

其實,有很多家庭,孩子好不好,大部分原因都是父母造成的,都是父母「慣」出來的。

兒子大學畢業,準備開始找工作。老馬一直希望兒子能回到父母身邊。談起這個事情,兒子倒是無所謂:回去可以,你們幫我找個好工作。

費了好大勁,老馬幫兒子安排了當地不錯的單位。在父母的「悉心呵護」下,兒子這一輩子一半兒的大事解決了,老馬老倆還是挺高興的。剩下的,就是等著兒子娶媳婦、抱孫子。

【2】為兒子婚事,老倆咬牙給兒子買了新房

兒子從小到大養成的這種習慣,在工作中的表現可想而知。談不上特別差勁,但是跟「好」一點邊兒也沾不上。

這些事情兒子都不在意,能有口飯吃就滿足了。人,活的是個自在,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何必給自己找麻煩呢?

看著兒子工作不溫不火,老馬兩口子倒是挺安心。在他們看來,有事做、不差勁就行了。老倆心裡頭最惦記的是兒子的婚事,這才是人一輩子最大的事兒。

兒子回來之後,一直跟著老馬他們一起住。能為兒子想到的,老倆全做了。想著萬一兒子結婚,肯定不能跟他們一塊兒住,怎麼也得給兒子提前準備套房子。

那個時候房價還不算太高,老倆咬了咬牙,給兒子貸款買了套百十來平米的房子,而且也跟兒子說的很清楚,每個月貸款都老倆幫著還,讓兒子生活別太「拮据」。

住進新房那一天,兒子特高興,對著老馬二老說:

「爸媽,你們真好!你們就等好吧,趕明兒就給你們娶個漂亮媳婦回來!」

聽著兒子這些話,老馬他們心裡頭挺熱乎。看來給兒子的付出沒白花,兒子「懂」老人的心思。有這點,說明從小沒白疼兒子。

【3】抱上孫子,「複製」兒子

過了些許年,老倆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兒子結婚了。結婚那年,兒子不到三十。結婚之後沒兩年,生了個大胖小子。

抱上孫子那一刻,老倆甭提有多高興。

他們一直沒有意識到對兒子的教育有什麼問題。孫子出生之後,老倆主動把帶孫子的活攬了過來——一如既往,對待孫子的態度,就跟小時候他們待兒子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現在經濟條件不像以前那麼緊張了。

兒子倒是省心了。從他的思想上,父母帶著孫子是幫了自己大忙,但是自己也幫了爸媽大忙,這不也是為了讓老兩口高興麼?正好爸媽退休在家沒事做,給他們添點樂趣,挺好。

帶孩子特別累。再加上老馬他們歲數也不小了。那段時間,把老倆累的夠嗆。一直到伺候兒媳婦出了月子,兒媳婦堅持要把孩子帶回去。

老馬他們惦記著,跟兒子兒媳婦提出來不行就過去跟他們一塊兒住一段時間,這樣也能幫幫忙做點家務,給他們減輕點壓力。

當他們跟兒子提出來這個想法的時候,兒子倒是挺高興,但是隨後的話讓老倆聽著有點不舒服了:

「爸媽,沒問題啊!這樣你們能天天看著孫子,心裡頭也高興,也放心。

但是可能住著不方便。我是想啊,不行這麼著,白天你們過去,晚上了我再把你們送回了,讓你們晚上睡個好覺。

我這也是想,晚上就別讓你們起來了,你們還能好好休息休息。」

這話聽起來,好像是給老人考慮,但是反過來說,老人這麼折騰著來回跑更累。老倆想了想,算了,兒子說的也是出於好心,按照兒子的意見來吧。

就這樣,在不斷「折騰」老人的過程中,孫子也漸漸長大了。看著孫子慢慢開始懂事、上學,在老馬他們眼裡,滿是兒子小時候的樣子,回憶起來,感慨時間過的真快。

【4】兒子想讓孫子繼續「啃」

自打有了孩子之後,兒子的工作態度似乎發生了一些變化,工作態度上變得積極起來。可能也是感到養孩子不容易,也可能是親身感受到做父母不容易。

但是人到一定年齡之後,精力、體力都跟不上了,再加上前面丟下的「功課」太多,兒子等到想起要努力的時候,發現已經晚了。

孫子從小到大,老倆沒少往孫子身上花錢。老馬他們七十多歲那年,孫子也開始參加工作,也開始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

孫子結婚,面臨的很現實問題,也是房子問題。

這麼些年來,讓老馬老兩口心疲力竭。往孩子身上花的錢不少,老兩口也沒多少積蓄。兒子、兒媳婦也沒攢下多少錢。孫子的婚房問題成了家裡的頭等大事。

房價這些年漲的飛快,已經不是兒子當初結婚買房時候的價錢了。老倆合計了合計,手頭那點積蓄,勉勉強強湊個首付就沒了。年事已高,今後用在自己身上花錢的地方會越來越多。本想安度晚年,誰知老來卻為了錢的事兒犯愁。

兒子「有意無意」的跟老馬他們提起過好幾次關於買房的事兒,也暗示過老人好幾次能不能幫著把首付付了。這時候,老馬他們開始猶豫了。

有一回兒子一家子過來吃飯。飯桌上兒子又提起這個事兒來:

「爸媽,你們說現在結個婚怎麼那麼難?連個房子都買不起。」

老馬他們沒接話。兒子看著父母沒啥反映,忍不住提了個想法:

「爸媽,我有個想法。

你們看看不行能不能把你們的房子先借給孫子用用?」

老馬聽了之後反問了一句:

「怎麼借?是送給孫子了,還是先讓他住著把婚事辦了?就算是先住著,我和你媽去哪兒?」

兒子下面的話讓老倆無言以對:

「實在不行,我們在外面租一個房子給你們住。租金跟房價比起來,那可少多了。

你看,當時我結婚的時候你們不也幫我了麼?再幫幫你孫子。」

【5】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人有時候就是這樣:過於陷入到某種思維裡面去,就會一胡同走到黑;一旦從胡同里跳出來,又會對之前思維全盤否定——看待問題,一直很片面。

老馬就是這樣的人。活了七十多年,好像才突然想明白點事兒。

兒子一家走之後,老馬跟愛人誰也不說話。沉悶了半天,老伴兒先說話了:

「老馬,兒子的話,你啥想法?」

當時兒子說這些話的時候,老馬就已經有些氣了,只是當時沒發。老伴兒這一問,一下子把老馬的火點起來了:

1/2
下一頁
武巧輝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580次觀看
楓葉飛 • 780次觀看
楓葉飛 • 850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550次觀看
楓葉飛 • 880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670次觀看
楓葉飛 • 620次觀看
楓葉飛 • 890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400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380次觀看
武巧輝 • 520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690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