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曉靜五歲的時候,隨著弟弟的降生,她就明白了自己和別的小朋友是不一樣的,因為她只是父母撿回來的孩子,並沒有血緣關係。

在弟弟出生後,曉靜的生活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本就對她不怎麼好的爺爺奶奶,現如今更是到了直接忽視的地步,而隨著弟弟一天天的長大,他們兩個的待遇就愈加分明。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全都是弟弟的,曉靜只能在一旁看著,如果兩個人吵了起來,不管是誰的錯,最後家裡的人大多還是會偏向弟弟,爺爺奶奶只會教她讓著弟弟,有什麼事就讓她忍著,甚至還曾經對曉靜說過:「你只是我們家撿來的孩子,你養母善良,不願意讓一條生命白白的喪失,就把你撿回來了,你以後要時刻記著我們家的好,別跟弟弟搶,要多照顧著他。」
自此,曉靜就再也沒跟弟弟爭吵過,弟弟打罵她,她也是忍忍就過去了。

雖然日子過得比以前艱苦了許多,但是好在曉靜還有一位疼愛她的養母,以至於她還能在這個家裡有一席之地。
等到弟弟到了上學的年齡,原本就一貧如洗的家庭,再也支付不起兩個孩子高昂的學費,於是家裡面就商量著讓曉靜輟學回家,好讓弟弟可以接受好的教育。這個提議一被提出,除了曉靜的養母不同意外,其他人都投了贊成票。
養母覺得不能因為自己個人不同意,就讓整個家庭負擔起曉靜的學費,但又實在心疼曉靜,不想放棄對她的培養,也不想她今後只能活在家人的陰影之下,於是養母就自己負擔起了曉靜的學費,養母每天都用零碎的時間做一些零活,以此來供養曉靜上學,養母的這份恩情,曉靜記在了心裡。
一晃多年,這個小家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中的爺爺奶奶相繼離世,曉靜的養父不久也染病逝世,現如今,她的養母也被查出患有癌症。她的弟弟對著自己的親生母親,除了伸手要錢的時候會笑臉相迎,其他的時候,不是冷眼相對,就是非打即罵,曉靜知道弟弟不可能盡心的照顧養母,所以她放棄了繼續讀研的機會,選擇在離自己家近的地方工作,一方面可以給養母更好的治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能儘快賺到給養母治病的錢。
儘管曉靜已經掙到了醫療費,可是她的養母還是沒有支撐下去,在她臨去世前,留下遺囑,把家裡房子交給了親生兒子,也就是曉靜的弟弟,只給曉靜留下來一塊存放在紅木漆盒裡的手帕。
一年後,在養母忌日這天,曉靜因為思念養母,就拿出了放在木漆盒的手帕,才發現裡面暗藏玄機,原來養母留給曉靜的不止手帕,還有房契、存摺和一封信,家裡的老房子真正的主人是曉靜,養母半生的積蓄20萬也是曉靜的,養母最愛的孩子也是曉靜。
故事完 圖文無關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