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總不能「堅持」,那是因為父母留的退路太多

2020-06-12     司馬懿     反饋

孩子無法堅持

是因為你留的退路太多

「兒子,你覺得難學就上來吧,別學了免得發生意外!」老婆對正在學游泳的兒子說了這句話!

我一聽馬上對她說,「男子漢大丈夫,學個游泳都堅持不下去,還能做什麼呢?」

然後我又對著正在學游泳的兒子說,「不許上去,萬事開頭難,你輕易放棄,永遠都學不會。」

我很欣慰,兒子能乖乖地聽我的話繼續學習游泳,而且經過好幾次的訓練,他成功學會了。

老婆對我說「你當初的堅持是對的,我們不該給孩子留退路。」

確實是這樣,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作為第一任老師,一定不能給孩子留退路。

有時候,父母給孩子的退路越多,孩子就越無法堅持,越容易選擇放棄!

有一位父親說的一句話刷爆了朋友圈,他說:「有時候我們家長給了孩子太多退路,把「退縮」培養成了習慣。」

生活中,的確有很多不斷給孩子退路的父母!

學不會做家務就別學了,反正父母會替你做;

考不上好的大學就算了,反正父母以前沒讀大學現在也混得很好;

去兼職賺錢太辛苦了就別去了,反正爸媽養得起你,不需要你受罪;

……

多少溺愛孩子的父母,總是以為自己是為孩子好,殊不知是在害孩子。

真正愛孩子,對孩子負責的行為,是儘早對他放手,不要給他留太多退路。

要讓孩子敢闖、敢拼、敢奔、敢跑、敢沖、敢撞、敢不斷地超越自己,而不是在困難面前選擇退縮。

很多時候,孩子並不畏懼艱難,家長要給予他的就是鼓勵和支持,而不是替他選好退路!

不給孩子留退路

他才能更好地前行

在《不可思議的媽媽2》中,蔡少芬和她的兩個女兒圈粉無數。

蔡少芬對女兒「特別接地氣,特別能吃苦」的教育觀念讓觀眾們讚不絕口。

有一期,蔡少芬要帶著女兒們去山頂找一位養雞的爺爺。

一開始,楚兒和信兒知道可以看到一百隻小雞特別興奮。

但是在去往山頂的爺爺家山路崎嶇,再加上濕熱的天氣,蚊蟲特別多。

很多人以為姐妹倆會經受不住這樣的考驗的,爬不到山頂就會放棄的,但是她們並沒有放棄。

蔡少芬也沒有因為山路難走,就給女兒留退路,而是安撫她們的情緒,她一直在路上對女兒說「繼續努力,繼續努力……」

因為媽媽的鼓勵,女兒們也學會了苦中作樂,走累了就停下來和周圍的草木說話。

姐妹倆默默跟在媽媽後面走著,妹妹信兒甚至還能在媽媽調侃「開不開心」的時候,回答一句「開心,好開心」。

來源:mp.weix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