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學上,這種不願意麻煩別人,有什麼事情都自己扛的人,屬於迴避型人格。這類人往往性格內向,不願意與人交流,缺乏足夠的親密關係與社會支援。有心理學家指出,不好意思麻煩別人,其實是一種危險的人格特質,如何理解呢?

首先我先解釋一下,什麼是迴避型人格?
迴避型人格的人,會長期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與感受,把憤怒與不滿的情緒壓抑在內心,難以信任他人,不善於溝通,不善於拒絕他人,更不願意麻煩任何人。
從佛洛德的精神分析角度看,長期將自己的本能、想法壓抑住的人,久而久之,這些大量堆積的負面情緒,總會通過其他途徑爆發出來,對身邊的人造成嚴重傷害。
那這種人格特質會有那些危險呢?

一、自我傷害:積累抑鬱情緒,導致抑鬱症
不願意麻煩別人的人,平常缺乏「自我暴露」,無法表達自己的情緒,遇到不開心的事就只能自己和自己生悶氣,長期如此很可能積壓成抑鬱情緒,嚴重的甚至導致抑鬱症。你想想看,當一個人整天都蜷縮在一個角落,遇到什麼事情都不願意和身邊的人交流,撐得久了,很容易變得敏感脆弱,整天胡思亂想的呀,抑鬱情緒和抑鬱症就很容易乘虛而入了。

二、傷害他人:她不允許自己軟弱,更不允許別人軟弱
這樣的人表現出來就是獨立、堅強,但是也很固執,不管對誰,哪怕最親密的人,她表現出來的都是我們要兩不相欠,拒絕別人的關心,把想要關心她的人往外面推。這像是《都挺好》裡的蘇明玉,她一次又一次用「錢」來回報石東天的關心,石東天感受的,只能是無奈和冰冷。
而且,這樣的人一般要求很高,當別人,尤其是親密的人脆弱的時候,她就會非常生氣。因為她覺得,軟弱是可恥的。
所以啊,和她一起生活的人,就會覺得很累甚至害怕,因為他們不能表現出脆弱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