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有戶人家,家中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長得高壯,面目有些凶。小兒子長相平庸,說話唯唯諾諾。
要說,這兩人的性格也和家庭關係有關。和別的人家不一樣的是,因為大兒子從小比較精明,這家中的父親一直就比較偏袒大兒子,吃虧的事,大兒子都推給弟弟,而老頭子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作為弟弟,從小他就習慣分不到好資源的現狀。成家立室,哥哥要大部分家裡的經濟,分田地,他也要好的地皮。
他們家裡有間大公屋,本應該一人分到一半,但哥哥要求家裡的老人說服弟弟,要求把好的一邊地皮給他。建房子,哥哥先,用多大地方都要先讓給他。
弟弟無奈,但也不想和哥哥吵架,但是他的不爭,他的懦弱,不只與他自己有關,也實實在在苦了他的老婆。出現什麼問題,他只想迴避,顧於親情,不出面解決,一味忍讓。
他以為家人有矛盾很正常,自己吃點虧也沒什麼,直到那一場大病的到來。
那時候,他住院,醫生說要動手術,不只經濟需要付出一大筆,手術的風險也比較大。
他躺在病床上,在心裡默默地等,因為自從他發病住院,就再沒見過家人了。
手術成功後的一天,他的哥哥終於出現了,帶了一個小袋子,裡邊裝著兩個蘋果,問候了幾句,坐了幾分鐘,回家去了。儘管時間不長,但見到家人,心裡總算有點安慰。
老婆進來時,他急切地想要吃蘋果,讓給他削皮,就吃他哥哥帶來的那些。老婆打開袋子一看,得,兩個蘋果很明顯是買的特價清倉那種,削皮後,基本只剩下中間那點芯。
夫妻兩人都沉默了,只不過老婆心裡實在憋得慌。
他父親,等到他出院了才出現,去看了一次他。其實他心裡很清楚,這個老頭子從來都不看重他,從小到大,碰到什麼事情,無論對錯,父親都只會幫哥哥說話。這就是他所謂的親人,這就是他一直所珍惜的親情。
大抵,親緣薄的人,會在其他方面得到點溫暖。
他落難時,老婆的大姐知道動手術要費不少錢,毫不猶豫給他包了個大紅包。他老婆的二姐,在他住院期間每天起早貪黑,早上煲好瘦肉粥給他們拿過去,然後再去上班,過年也不例外。他老婆的弟弟,更是在他病的時候背著他上樓梯,跑前跑後地照顧他。

從此至終,這些為著他來回奔波操心的人,都跟他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他真正的親人,沒有出面幫過他,甚至關心他。
經過這場病,他的心也涼了大半。出院後,他的哥哥還因為地皮的事在家裡鬧,老婆不再忍耐,站出來說理,但沒想到的是,他不僅不出面解決問題,卻反過來跟老婆吵架,最終這個地還是被他哥哥占了。

結語
這件事讓人聽了,大家都只能一陣唏噓。家庭中的關係真的一言難盡。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這家的父親這麼偏心大兒子,就好像小兒子不是他親生的似的。有人說是因為大兒子從小就霸道,什麼東西都想據為己有,會哭的孩子有奶喝,家裡的大人習慣了,就一直慣著,直到他長大後,得不到想要的就會威脅家裡人,最後是因為怕他,不得不妥協。
而在這種環境中生活的小兒子,小時候或許也哭鬧過,但得不到好結果,也慢慢變得沉默,逐漸壓抑內心的需求,最後,當他已經麻木時,一切都變得好似理所當然。
在生活中,我們往往當局者迷,但有些時候,是該換個角度,重新審視所處的位置和周圍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