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疫情的影響,2020年澳大利亞公開賽決賽應該已經結束了。

在這項賽事一開始的幾年,它為年輕球員——尤其是來自大洋洲地區的年輕球員提供了一個高水平比賽的平台。目前這項賽事是BWF世界巡迴賽的super300級別賽事,自世紀之交以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精英選手。
對於一些羽毛球運動員來說,在這裡奪冠可是好兆頭——他們中有五人獲得了奧運冠軍。
王蓮香(印尼)
1990年奪得澳大利亞公開賽冠軍
1992巴塞隆納奧運會冠軍

在1990年的比賽中,她參加了三個項目,包括女單女雙和混雙。當時年僅19歲的王蓮香以11-1、11-4的比分輕鬆擊敗了衛冕冠軍、東道主選手勞安,獲得了單打冠軍。兩年後,她成為首位羽毛球女單奧運金牌得主。
諶龍(中國)
2015年奪得澳大利亞公開賽冠軍
2016里約奧運冠軍

2015年,當諶龍登上澳大利亞公開賽的最高領獎台時,他已經是一名實力強勁的球員。然而,他在前兩站巡迴賽中都鎩羽而歸,來到澳大利亞,他以21-12 14-21 21-18的比分戰勝了安賽龍,這讓他重新找回了自信。一年後,他在里約拿到了奧運金牌。而他在半決賽中的對手相信大家都還記得——正是安賽龍。
馬林(西班牙)
2015年奪得澳大利亞公開賽冠軍
2016里約奧運冠軍

和諶龍一樣,馬林在里約也獲得了冠軍,並成為首位歐洲羽毛球女單奧運冠軍。在2014年的澳大利亞公開賽決賽輸給了內維爾後,西班牙人在2015年以22-20 21-18的比分擊敗了王適嫻。因此,11天後,她職業生涯首次成為國際羽聯女單排行榜No.1。
李孝貞(韓國)
1999年奪得澳大利亞公開賽冠軍
2008奧運會冠軍

在這個名單中,李孝貞等待奧運奪冠的時間最長。1999年,18歲的她與經驗豐富的女雙搭檔羅景民在澳大利亞奪冠。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她和李龍大是混雙的老搭檔了。雖然不是種子選手,但這對搭檔一路走到最後,在北京奧運會金牌之爭中擊敗了頭號種子納西爾/維迪安托。
金東文(韓國)
1999年奪得澳大利亞公開賽冠軍
1996亞特蘭大,2000雪梨奧運冠軍

1999年金東文在澳大利亞獲得男雙冠軍時,他已經在三年前亞特蘭大奧運會上贏得了一枚混雙金牌。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他又和河泰權搭檔贏得了男雙的金牌。他仍然是唯一一位兩獲奧運金牌的的韓國羽毛球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