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工作是建立良好家園關係的關鍵,因此,把好新生家長工作關是我們邁入良好家園關係的前提。在新生家長工作中,我們嘗試著走好「三步曲」,讓新生家園關係融洽和諧。
第一步:消除疑慮,讓家長放心
案例:
託兒班的孩子正玩著大型玩具,浩浩的外婆躲在牆角處笑眯眯地看著正在滑滑梯的浩浩。「外婆!外婆!」浩浩發現了外婆,「我要外婆。」浩浩哭著要找外婆,老師順著浩浩手指的方向望去,浩浩的外婆一閃身消失了。可浩浩卻因此哭了起來,不管老師怎麼哄都無濟於事。也惹得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哭著要找媽媽。托班的老師們叫苦不迭:「好不容易才安撫了孩子的情緒,都怪浩浩的外婆,又把孩子逗哭了,叫她不要來看,非要來看。」
簡析:
家長心態:
孩子在幼兒園要呆一整天,我還是不放心,誰知道我走後寶寶哭了多久,誰知道老師會不會批評他,老師不讓我來看他,我就偷偷來看。
教師心態:
哭,是每個新入園孩子的必經之路,家長應該有心理準備,把孩子送來就該立即離開,孩子哭一會兒就會好的,家長大可不必擔心。
矛盾產生原因:
其實家園雙方都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缺乏相互理解。作為家長,孩子是全家的心頭肉,孩子剛入園時分離的眼淚和哭叫無疑讓家長心痛不已。然而教師,每隔三兩年就會接一批新生,幼兒入園時哭鬧。對她們來說早已是司空見慣,當然也就不以為然了。由於沒能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造成了家長對教師的做法不滿意。教師又埋怨家長不配合,矛盾由此產生。
解決方法:
1.穩定幼兒情緒,做好家園分離
做好相關調查工作,了解新生基本情況,並在開學時,提供一些新異的玩具來吸引幼兒,轉移其注意力,從而達到穩定情緒的目的,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
2.照顧好幼兒的生活,讓家長放心
幼兒從由專人照顧的環境進入幾個人照顧幾十個人的環境,會不會適應是家長最擔心的問題。因此,教師應在「保教並重」的前提下,加大保的力度,照顧好幼兒的生活,讓幼兒從家庭全方位保育的教育環境向幼兒園「保教並重」的教育環境逐漸過渡。進餐時要注意觀察幼兒的情況,對於不會自己吃飯的孩子,要在鼓勵自理的同時適當喂一喂。如廁時教師要仔細護理,儘量避免尿褲的情況,更要避免因此而造成幼兒感冒、生病的情況。幼兒午睡時,教師要多安撫幼兒的情緒,讓幼兒自然入睡,同時要加強巡視,小心幼兒受涼。
第二步:知己知彼,投家長所好
案例:
妞妞的奶奶一接到孩子就問老師:「老師,今天給妞妞喂飯沒有?」「妞妞今天很乖。我們只給她喂了一點點,幾乎都是她自己吃的。」「哎呀,那怎麼行?」妞妞奶奶說,「她自己吃不快,吃涼了要生病的,老師麻煩你幫我喂喂她吧!」「應該鍛鍊她,讓她自己吃。」老師說。「哎呀,她還小,等她大了自然會自己吃的。她身體不好,老師您就費心喂喂她吧!」
簡析:
家長的心態:
孩子的身體好是最重要的,只要他能吃好、吃飽,喂一喂又何妨,小班的老師是應該喂孩子嘛。
教師的心態:
每個孩子都喂肯定不現實,將這樣的孩子列為「特殊兒童」進行照顧並不恰當。更何況,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讓孩子會自己進餐也是小班幼兒應發展的目標。家長就是不能包辦太多,更不能要求教師包辦幼兒。4月9-10日專家名師將帶領你走進合肥《新形勢下家園共育專題--引領家長與幼兒園和諧共舞》,最後面有詳細課表,趕緊種草吧!
矛盾產生原因:
對幼兒園教育沒有正確的認識。一方過分強調幼兒的現階段需要,而另一方面卻盲目強調幼兒的長遠發展需要,立足點的不同,導致了家園教育觀念之間的分歧,由此造成了家園共育幼兒的方式、方法的矛盾。
解決方法:
1.知家長、知幼兒
了解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要做好新生家長工作,就需要先了解家長、了解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有目的地觀察幼兒,對幼兒的表現有個清楚的了解,並在對個別幼兒的認識上與家長形成共鳴。這會大大拉近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距離,讓家長真切感受到教師很關注他的孩子。同時還要了解家長最關注幼兒的哪些方面,了解家長對孩子新入園最不放心的是什麼,了解家長對幼兒園不滿意的事情有哪些……有了了解作基礎,才能方便我們有針對性地開展家長工作,並有效減少類似上述例子中的摩擦。
2.投家長和幼兒「所好」
投家長所好,時常與他們談談他們感興趣的東西,聊一聊他們關心的話題,從而拉近與家長的心理距離。讓服務者與被服務者的關係變成有共同語言的朋友關係。
投幼兒所好,說孩子喜歡的話。提供孩子喜歡的東西,組織孩子喜歡的活動,讓孩子接納你,家長也就接納了你,既然已經接納了對方,有矛盾也能化解。
第三步:巧妙引導,密切配合
案例:
歡歡和飛飛爭起了一架玩具飛機,爭搶中飛飛狠狠給了歡歡一個拳頭,老師急忙分開兩位幼兒,問飛飛:「你怎麼打人呢?」「他搶我的飛機。」飛飛說,「爸爸說的。誰敢搶我東西,我就打他。」
簡析:
家長的心態:
孩子當然不能太懦弱了,在幼兒園就被別人欺負了,到了小學、中學怎麼辦?走上社會怎麼辦?
教師的心態:
我們要對全班孩子的安全負責,決不允許打人事件發生,家長誤導幼兒打人更不應該,應該教給孩子正確與人相處的方法。
矛盾產生原因:
幼兒園集體教育與家庭個別教育的差別,導致了家園之間教育理念的矛盾。
解決方法:
1.巧抓時機,個別交流、個別引導
針對類似的矛盾,個別交流是十分重要的,但要注意策略,若談幼兒要先從幼兒的優點說起,若談家長,應先從其興趣、愛好談起,避免引起家長誤會,讓家園關係陷入尷尬的境地。晨間和離園時段是教師與家長進行個別交流的最佳時機,通過單獨的交流,既讓家長感受到老師對自己孩子的「特別」關注,又能達到深入了解幼兒個體差異、家長個體差異的目的,讓教師的教育工作、家長工作更具有針對性,有效縮短幼兒園集體教育與家庭個別教育的差距,及時解決家園之間教育理念的矛盾。
2.有效互動,達成共識
有效地利用家園之間的互動行為,使家長與教師在教育觀念、育兒理念等方面達成共識,有效地解決新生家長工作中的諸多問題。
可以在期初召開一次家長會,就孩子入園過渡困難等問題與家長共同分析原因。尋找解決的辦法,在會上要注意激發家長的參與積極性,讓家長與教師互動起來,所涉及的要把它理清,討論透徹。
還可以利用「家園欄」「話題牆」等形式,向家長推薦一些育兒文章。也可就育兒方面的問題展開討論,幫助家長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與幼兒園達成統一認識。
也可以將家長請入幼兒園,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將幼兒在園的活動情況向家長展示與介紹,讓家長了解教師,了解幼兒園。了解幼兒園教育。也可以請家長以助教的身份,參與幼兒園活動,從中感知和體驗幼兒教育的特點。還可以請家長以「幼兒」的身份,進行幼兒園教育的體驗活動(例如:讓家長到幼兒園上一次泥工活動),讓家長親身參與,感受幼兒園教育的真正價值與精髓。